來自云浮的25歲患者梁先生,半年前發現下巴骨逐漸腫大,漸漸膨隆出一個巨大的球形,經檢查確診為成釉細胞瘤。經多方打聽,梁先生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就診,口腔科主任李勁松教授團隊為他制定個性化數字化手術方案,不僅完整切除腫瘤,還利用小腿腓骨移植修复缺失的頜骨,讓梁先生恢復面容外觀的同時,也能恢復咬合功能。
數字化設計精准定位外觀和功能兩者兼顧
據梁先生回憶,大概半年前自己下巴骨無緣無故出現腫大的症狀,最開始只是柑橘樣大小,後來逐漸增大變成一個“小球”。在其他醫院就診後,經檢查診斷為成釉細胞瘤。
李勁松教授介紹,由於腫瘤位於梁先生的雙側下頜骨,切除腫瘤後會造成頜骨的大型缺損,需要移植他自己小腿的腓骨,進行塑形以修復頜骨。手術不僅要考慮到將腫瘤完整切除,還需要考慮到修復下頜骨的外形,以恢復梁先生正常的面型,此外還要為他恢復咬合功能。
術前梁先生的右下巴鼓成“小球”
“傳統手術在術中進行人工彎製鈦板,難以將頜骨恢復到精確的外形,無法滿足上述的幾項需求。就算順利恢復了患者外觀,但是多數患者後期鑲牙困難,影響了咬合咀嚼功能的恢復。”李勁松教授介紹,為了讓梁先生獲得最好的治療效果,手術團隊為他制定了個性化數字化的手術方案。
術前,通過採集影像學資料,利用軟件虛擬出腫瘤大小,設計切除範圍和相應頜骨截骨導板、腓骨塑形導板,並利用上頜牙齒咬合來設計腓骨的擺放位置。這一系列的術前準備工作,有利於術中精準切除腫瘤、重建頜骨。
通過數字化設計,精準截取腓骨重建下頜骨
2月7日,手術如期進行。手術團隊利用術前設計的截骨導板精確切除腫瘤,並利用腓骨截骨塑形導板,對腓骨進行塑形固位,然後進行微小血管的吻合。移植後的腓骨精確恢復了下頜骨外形,並有利於後期種牙。歷時7個小時後,手術終於順利完成。術後梁先生恢復良好,已於近日出院。
深耕顯微組織瓣移植20年從零起步走到全國前列
李勁松教授介紹,大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的手術救治,很大程度依賴於自體組織瓣移植修復重建缺損部位,其不僅關乎患者手術後的美觀和功能,更直接影響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後的綜合治療進程和療效。 2020年,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完成了801例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切除同期顯微組織瓣移植修復重建手術,手術量創歷史新高,跨入全國前列。
據了解,2000年之前該院口腔頜面外科在這方面幾乎是空白,難以獨立開展此類手術。 1999年底受黃洪章教授提議,科室選派李勁松教授前往全國口腔頜面外科頂尖的上海交通大學第九人民醫院學習。 2000年6月學習回來後,在科主任陳偉良教授的大力支持下,李勁松教授帶領科室醫生們開始獨立開展顯微組織瓣移植修復重建手術。
李勁松教授說道,這是一項艱苦的工作,每台手術包括腫瘤原發灶切除、頸淋巴清掃、組織瓣切取製備塑形、顯微鏡下微小血管吻合等,手術耗時至少5小時以上,複雜的需要10余小時,還要承擔血管吻合後發生血管危象的風險。
李勁松教授(左一)及團隊為患者實施手術
“20年來,我們在口腔頜面頭頸良惡性腫瘤切除同期顯微組織瓣移植修復重建方面不斷探索和進取,大量開展了前臂皮瓣、腓骨肌皮瓣、腓骨肌筋膜瓣、髂骨肌皮瓣、足背皮瓣、股前外側瓣、腹直肌皮瓣、腹股溝皮瓣、背闊肌皮瓣、小腿內側瓣和胸背動脈皮瓣等顯微移植手術。”李勁松教授介紹,特別是近幾年來,在科室全體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由全國各地慕名而來,顯微組織瓣修復重建年手術量幾乎翻兩番,由2015年的225例逐年攀升至2020年的801例。
此外,在3D打印數字化頜面軟硬組織缺損的精確修復重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積累,開展了數百例口腔頜面頭頸顯微組織瓣數字化修復重建手術,不僅更好地為患者修復外觀,在恢復咬合關係和咀嚼功能方面均取得滿意效果。
關鍵字:#小伙下巴長瘤鼓成球 #醫生數字化設計助力患者重建頜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