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癌症病人心理護理-抗癌健康網-中國一流的癌症腫瘤交流平台
癌症病人心理護理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大多數癌症已經不夠成不治之症。經過有效的治療,有的病人可能身患癌症,但是也一樣相安無事,只要能夠按時復查,堅持治療、控制,也可以和健康人一樣享受生命。所以即使身換癌症,癌症病人只要進行正確的治療,並和家屬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樹立積極、必勝的信念,共同培養正確、樂觀的生活態度,與患者共同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生活環境。
臨床上,許多患者得知自己患上癌症時,會表現出恐懼與焦慮、孤獨和抑鬱、憤怒與仇視等等各種不良的情緒變化。有一種“想像療法”,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自我進行。病人把某一種觀念暗示給自己,如:想像自己如何戰勝了癌症,已經戰勝了癌症,等等,這樣有可能使體內的免疫機能得到改善。
中醫學認為,突然強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持久的刺激,都會使人體臟腑功能損傷,氣機逆亂,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病。現代醫學心理學家的許多調查研究也證實了精神因素與惡性腫瘤的密切關係。有人指出:影響癌症發生的重大生活事件一般先於癌症起病前6~8個月,而憂鬱、失望、悲哀可能是癌症的先兆。已有的研究還發現,死亡、離別的悲哀、憂鬱和焦慮,在癌症發病前的一年左右就可以見到。
平時不要因患上癌症帶來的諸多變化而沮喪、悲觀,而應努力培養的淡定的生活態度,要首先從精神、心態上戰勝病魔,要避免太多的情志變化和精神刺激,做到開朗樂觀、寬宏大度,遇事“泰然處之”。心態的好壞,對治療效果有巨大的影響。
關鍵字:#癌症病人心理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