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眾所周知,惡性腫瘤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其治療方法也成為人們所關注的熱點之一。傳統的化療和放療由於缺乏特異性,取得療效的同時也往往給患者帶來較大的毒副作用。
淋巴瘤
Rituximab是一種針對CD20的人/鼠嵌合單抗,是近年來治療低度惡性淋巴瘤的最重要進展。它可以特異性地結合B細胞表面地CD20抗原,通過直接誘導細胞凋亡、介導ADCC及CDC效應等機制清除B淋巴細胞。對於反复化療後仍復發的低度惡性B細胞淋巴瘤,有研究報導,Rituximab單藥作為一線治療低度惡性B細胞淋巴瘤,有效和穩定者維持治療6個月,6週時評價有效率47%,其中6%為CR;6個月後評價總有效率為73%,其中37%為CR。無進展緩解期可達34個月,且患者極易耐受。 Rituximab與化療合併可提高療效。 Rituximab與CHOP方案聯用治療低度惡性B細胞淋巴瘤,總有效率達95%,其中CR為55%。 PCR顯示,此聯合方案可清除bcl-2陽性細胞;另有研究表明,聯合Rituximab和氟達拉濱,有效率可達93%,其中CR為80%,此方案同樣可清除bcl-2陽性細胞。另有研究聯合Rituximab和IL-2治療濾泡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也取得滿意療效,有效率達55%,患者容易耐受。在38屆ASCO會議上,有不少採用Rituximab和化療聯用治療B細胞淋巴瘤的臨床試驗報導,均顯示有較好療效。另外,R.Drapkin等人採用Rituximab與Pentostatin(噴司他丁,一種酶抑製藥)聯合應用治療低度惡性B細胞淋巴瘤,初步結果有效率(CR+PR)達70%,尚有15%患者處於穩定(SD),且患者容易耐受。
此外,針對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單抗類靶向治療新藥還有:ibritumomab、trastuzumab、gemtuzumab、alemtuzumab 、Hu1D10、epratuzumab和alemtuzumab等,相應的臨床研究均在進行之中。
肺癌
肺癌是目前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目前用於肺癌治療的分子靶向藥物主要有Iressa (ZD1839,Gefitinib)、OSI774、Herceptin(Trastuzumab,賀賽汀)、IMC-C225(cetuximab, Erbitux)等。
Iressa (ZD1839,Gefitinib)是一種口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EGFR-TK)拮抗劑,屬小分子化合物,2003年5月被FDA批准單藥用於經含鉑類或泰素帝方案化療失敗的、EGFR高表達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採用單藥Iressa治療142例經含鉑類或泰素帝方案化療失敗的晚期NSCLC的Ⅱ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採用250mg/d和500mg/d劑量組的顯效率(CR+PR )分別為14%(9/66) 和8% (6/76),女性和未吸煙者有更好的療效;採用ZD1839聯合化療,對化療沒有益處,因此,不提倡化療與ZD1839聯用;另有研究報導單藥治療化療失敗的晚期NSCLC可取得53%(CR+PR+SD)的疾病控制率;採用ZD1839治療NSCLC,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ZD1839聯合放療治療NSCLC,對放療有增敏效應。 Iressa的主要毒副作用為消化道反應和痤瘡樣皮疹,患者均容易耐受。
OSI-774 (Tarceva, erlotinib, R 1415,CP 358774, NSC 718781) 也是一種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EGFR-TK)拮抗劑,屬小分子化合物,2002年9月,美國FDA批准其作為標準方案治療無效的晚期NSCLC的二線或三線治療方案。一項OSI-774單藥治療復治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期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顯效率12.3%,穩定率38.6%; 另有一項OSI-774單藥治療細支氣管肺泡癌的?期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顯效率26%,且患者均容易耐受。多項聯合化療藥物的臨床試驗研究也在進行之中,主要的聯用藥物有泰素帝、健擇+順鉑,卡鉑+泰素。 L. Forero等的臨床研究結果表明,聯合OSI-774、泰素和卡鉑治療9例肺癌患者,在第一周期的OSI-774治療前3天給予泰素和卡鉑治療,1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接近CR,1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和1例陰莖癌患者達到MR,病情穩定超過4個月,OSI-774無明顯增加化療的毒副作用。
關鍵字:#腫瘤的分子靶向治療與生物化療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