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本沒有路,要勇於探索,走出創新成就之路!”
8月6日,《圍手術期非小細胞肺癌國際專家診療共識》(以下簡稱《共識》)正式發布。牽頭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高樹庚教授、王潔教授以及參與共識制定的國內肺癌領域知名專家相聚雲端,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該《共識》匯聚了海內外四十餘位多學科肺癌領域專家學者的真知灼見,以圍手術期NSCLC循證醫學為基礎,深耕細作,歷經淬煉沉澱,對圍手術期靶向及免疫領域重要研究進修了梳理,提出圍手術期精準治療相關建議,體現了圍手術期肺癌多學科全程綜合管理,同時納入了患者安全性管理及圍術期隨訪相關建議,對推動非小細胞肺癌圍術期的規範化診療具有重要意義。
參與共識制定的中國專家
參與共識制定的國際專家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高樹庚教授特別指出,“希望大家能夠聯合起來,開展我們國家自己的臨床研究,針對圍手術期治療中存在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我們有這麼多的肺癌患者,這麼多可挖掘的問題,潛力是很大的。藉著這次共識制定,希望我們能夠齊心協力讓肺癌診療再上一個台階,為腫瘤規範化治療做一個標杆。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潔教授提到“世上本沒有路,很多開創性的成果就是先行者們在沒有任何數據的基礎上,勇於探索、創新突破才取得的。所以說,沒有前人鋪路,沒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就沒有今天《共識》的問世。未來,我們要沿著這條路,不斷前行、共同探索,貢獻更多數據,為提高肺癌治愈率,早日達到甚至超越健康中國2030所提出的’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不低於46.6%’目標而努力。 ”
該《共識》的製定,旨在推動圍術期NSCLC的規範化診療,為臨床醫生提供更具實操性的指導意見,提供了以患者為中心的個體化的圍手術期診療策略,同時讓中國經驗國際化,增加中國肺癌專家的學術影響力,這對於中國肺癌治療領域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目前,《共識》已於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肺癌轉化研究》,簡稱TLCR)雜誌正式刊出。為使廣大醫務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共識》,更好地指導臨床實踐,AME科研時間對《共識》要點進行刊登,全文請點擊“https://tlcr.amegroups.com/article/view/66851/html ”查看。
共識一:病理診斷和生物標誌物檢測
1、 圍手術期肺癌的病理診斷和生物標誌物檢測是必要的(1類)。
2、 輔助治療需要檢測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及其他罕見基因突變,以指導靶向輔助治療。 PD-L1表達檢測可作為伴隨診斷,以指導免疫治療。從現有循證醫學證據來看,EGFR和PD-L1檢測是指導術後輔助治療的伴隨診斷(1類)。
3、 二代測序(NGS)可同時檢測多個生物標誌物,可予考慮(2B類)。
4、 建議使用已批准的檢測試劑盒進行分子檢測和PD-L1檢測(1類)。
5、 對於新輔助治療,術後需要進行病理完全緩解(pCR)評估(2A類)。
共識二:NSCLC患者的新輔助治療
1、 對於可切除的Ⅱ~ⅢA期NSCLC(無敏感突變)患者,術前可考慮新輔助免疫治療聯合鉑類雙藥化療或單用鉑類雙藥化療。首選新輔助免疫治療聯合鉑類雙藥化療(2A類)。
2、 對於潛在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可考慮新輔助免疫治療聯合鉑類雙藥化療或新輔助單藥免疫治療或鉑類雙藥化療,以降低腫瘤負荷,並在腫瘤降期後重新評估手術可能性(2A類)。
3、 新輔助免疫治療推薦使用2~4個週期,每2個週期復查評估以製定後續治療方案。應開展術前分期和療效評估(2A類)。
4、 對於Ⅲ期NSCLC患者推薦採取多學科團隊(MDT)診療模式(2A類)。
共識三:驅動基因突變陽性NSCLC患者的輔助靶向治療
1、 EGFR突變陽性ⅠA期NSCLC患者應該在腫瘤完全切除後定期隨訪,不推薦輔助治療(1類)。
2、 對於存在高危因素(如胸膜浸潤、神經或血管浸潤、通過氣腔播散、微乳頭狀等)的EGFR敏感突變型ⅠB期NSCLC患者,在腫瘤完全切除後可考慮奧希替尼輔助治療(2A類)。
3、 對於EGFR突變陽性ⅡA~ⅡB期NSCLC患者,建議在腫瘤完全切除後,推薦EGFR-TKI輔助治療[奥希替尼(1类);吉非替尼(2B类);或埃克替尼(如可获得)(1类)] ,可聯合或不聯合輔助化療。
4、 對於EGFR突變陽性ⅢA期NSCLC患者,建議在腫瘤完全切除後,進行EGFR-TKI輔助治療[奥希替尼(1类);吉非替尼(1类);埃克替尼(1类);或厄洛替尼(2A类)],首選奧希替尼輔助治療。可聯合或不聯合輔助化療
5、 TKI輔助治療的持續時間可為24~36個月(2A類)。
共識四:NSCLC患者的輔助免疫治療
1、 應給予患者含鉑雙藥化療(1類)。
2、 推薦使用阿替利珠單抗用於R0完全切除的經含鉑化療後的PD-L1表達≥1%、Ⅱ~ⅢA期NSCLC患者(1類)。
3、 目前輔助免疫治療的推薦用藥時長為1年(2A類)。
共識五:圍手術期NSCLC患者的管理
1、圍手術期靶向治療或免疫治療的不良事件(AEs),可導致手術延遲或取消、其他疾病甚至死亡,因此應引起重視(2A類)。
2、 不同的ICIs和靶向治療具有不同的安全特徵。須選擇具有高證據等級和安全性好的ICIs(2B 類)。
3、 如能早發現、早治療,大多數免疫相關AEs(irAE)和靶向相關AEs均可得到有效管理。推薦採用MDT管理AEs。應重視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教育、患者本人的早期識別以及自我監測的管理。例如,患者不良反應自評表可用於監測院外發生的不良反應(2A類)。
4、 應定期開展監測,以發現任何潛在的irAE或靶向治療相關AEs,並評估療效。即使在新輔助治療或輔助治療完成後仍應繼續開展監測(1類)。
5、 圍手術期循環腫瘤DNA(ctDNA)陽性可作為預後因素,而非預測因素。在新輔助靶向治療和新輔助免疫治療前,應關注患者的基線水平並闡明相關篩查項目以指導患者治療。同時評估是否存在相應的治療風險,如手術並發症或不適合免疫治療等(2B類)。
來源:AME科研時間
家庭醫生在線(www.familydoctor.com.cn)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關鍵字:#TLCR重磅圍手術期非小細胞肺癌國際專家診療共識正式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