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現代治療惡性腫瘤傳統的方法主要有手術、放射、化學藥物治療三大模式,腫瘤的外科手術切除治療是目前對惡性腫瘤早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現代治療惡性腫瘤傳統的方法主要有手術、放射、化學藥物治療三大模式,腫瘤的外科手術切除治療是目前對惡性腫瘤早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病人是否能平穩地度過手術恢復期、身體功能恢復的好壞,與術後護理有著直接的關係。做為病人的家屬,也應學習一些有關術後護理工作的內容,對理解醫護人員為病人所實施的各項護理措施是很有幫助的。
腫瘤外科術後的護理:
1. 病室溫度保持18~20℃,濕度大於60%,每日地面用來蘇水消毒,空氣每日用食醋熏30分鐘。
2. 麻醉未清醒前需專人監護,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
3. 接好各種醫用管道:輸液管、營養管,胃管、胸腔引流管、尿管、氧氣管,監護儀等要正確接好,仔細觀察是否通暢及使用是否正確。
4. 病人一般情況的觀察:15~30分鐘一次,觀察體溫,神誌,面色、末梢血運、皮膚粘膜色澤.做好詳細記錄。
體溫是指機體深部的平均溫度。口腔、直腸、腋下等3個部位測量所得的溫度和機體深部體溫相近,所以測量體溫常以口腔、直腸或腋下溫度為標準。正常體溫,不是指一個具體的溫度點,而是一個溫度範圍。體溫的正常值為:
腋下溫度:36.5℃(36~37℃)
口腔溫度:37℃(36.3~37.2℃)
直腸溫度:37.5℃(36.6~37.7℃)
體溫計分口表、肛表及腋表。家庭常用的是腋表或口表。
腋下溫度的測量:先用毛巾將病人腋下擦乾,再將體溫計的水銀管一端置於病人腋下深處,協助病人屈肘過胸,保留5~10分鐘後,取出觀看體溫結果。
口腔溫度的測量:將體溫計的水銀管一端置於病人舌下;或置於靠近臼齒處(稱熱帶,是口腔中溫度最高的部位)。口腔測溫時病人必須意識清醒,並囑咐病人不能咬體溫計,如果咬破水銀管一端,就容易造成誤吸水銀的嚴重後果。測量時間一般是3~5分鐘。
意識觀察主要是觀察由於麻醉而使病人意識不清。因此,手術結束後需觀察麻醉狀態已經恢復的程度,尤其是即將清醒前常出現的躁動現象,要注意保護各種導管,如輸液管、引流導管,保護病人的正確體位,防止墜床等意外。與此同時還要注意是否有神經系統或身體其他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病人意識改變。遇到此類情況,如醫護人員不在床前,應及時報告。
5. 病人清醒後取半臥位,輕拍背部,利於呼吸及胸膜腔引流。
6. 鼓勵病人咳嗽、咳痰,並輕拍背部協助排痰,防止發生肺部並發症。痰粘稠者給予霧化吸入3次/日,20分鐘/次,吸氧4~8升/分。
7. 術後早期須記錄出入液量,出液量包括:尿量;手術引流管流出的液體量;刀口敷料滲出的液體量;出汗和皮膚蒸發的量(每日皮膚蒸發的量約500毫升),出汗較多,需更換上衣和床單進,出汗量可達1000毫升;腹瀉、便血等的量。注意調節輸液速度,準確記錄和觀察尿量、胸腔引流量及吸出的胃內容物量。保持電解質平衡,限制鈉鹽攝入,用抗菌素預防感染。
8. 鼓勵病人早日下地活動,早日恢復呼吸功能,防止肺部及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
9. 體弱長期臥床者須預防褥瘡的發生,勤翻身拍背按摩,溫水擦浴,觀察周身皮膚情況,保持床鋪平整,清潔。加強營養,以增強抵抗力。
10. 術後心理護理:術後清醒患者,麻藥過後往往切口疼痛厲害,病人因怕痛不敢咳嗽從而影響肺復張,護士應給患者一定的安慰,可適當給予止疼劑緩解疼痛,以利患者減輕痛苦及休養。向患者耐心講解術後的各種注意事項,積極做好解釋,多鼓勵患者配合治療與護理,增加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穩定病人的情緒,讓患者解除後顧之憂,安心靜養,以利早日康復。
在對術後病人全過程觀察中,除特殊的危重病人或手術特護觀察病菌需要醫護人員24小時全程觀察外,一般最常在病人身邊的還是陪護的家屬或親人,這在現代康復領域提倡“病房家庭式”的形勢下更有意義。
關鍵字:#腫瘤外科手術後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