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作為癌症治療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很多癌症患者治療過程中會接受的療法之一,比如:在美國,III期乳腺癌患者中有超過50%的患者會接受含有化療的治療方案,在III期和IV期結腸癌患者中有超過60%的患者會接受含有化療的聯合治療方案。
但是,由於化療藥物的作用機制,使得其無法區別作用於癌細胞或正常細胞,這樣就導致化療患者的正常細胞也會受到損傷。
具體來說,化療藥物主要作用於快速分裂的細胞進而抑制其增值,由於癌細胞具有這種特性,因此很容易受到化療藥物的影響。但是人體內一些正常的細胞比如:髓細胞和消化道的細胞,也會處於快速分裂的狀態,這樣它們也容易被化療藥物誤傷,從而出現一些消化道的副作用。
不要小看這些副作用!其實,化療導致的消化道症狀不僅直接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還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有些患者可能會因為化療副作用而放棄繼續化療。
化療導致的噁心嘔吐(CINV)、腹瀉以及黏膜炎是最常見的由化療導致的消化道症狀。若不積極預防,腹瀉和黏膜炎在化療患者中的發生率可以達到5%-47%以及20%-40%,而化療導致的噁心嘔吐(CINV)甚至高達83%!
化療導致的噁心嘔吐(CINV)
CINV是化療患者中最常見的副作用。
CINV的發生除了和化療藥物的選擇,化療週期、化療時間以及化療藥物的劑量有關,一些其它的因素也會增加CINV的發生風險。比如:女性、年齡較小、上個化療週期時出現了噁心嘔吐、有暈車史等,也會增加CINV的發生風險。
不同的化療藥物會導致不同的CINV發生率。基於此,這些化療藥物根據致吐風險被分為了4類,其中使用含有高致吐風險藥物(比如:順鉑和卡鉑)和中致吐風險化療藥物(比如:奧沙利鉑)治療方案的患者需要尤其註意CINV的發生。
過去,由於CINV預防藥物的缺乏,很多化療患者需要抱著盆嘔吐,但是隨著新藥物,比如:NK-1受體拮抗劑(例如:阿瑞匹坦)和5-HT3受體拮抗劑的出現,現在CINV已經成為了一種可防可控的化療副作用了!
對於接受含有高致吐風險藥物的患者,權威指南《2019 CSCO抗腫瘤治療相關噁心嘔吐預防和治療指南》更是推薦使用含有NK-1受體拮抗劑(例如:阿瑞匹坦)的三聯方案來進行徹底預防。
腹瀉
腹瀉的發生率也取決於化療藥物的種類以及劑量和化療週期。
目前,capeIRI化療方案(結直腸癌常見的化療方案)是已知導致腹瀉發生率最高的化療方案,發生率高達47%。
當化療聯合其它療法一起治療,尤其是聯合放療時,可能會增加正常細胞對化療藥物毒副作用的敏感性,使得患者更易出現相關症狀。和CINV不同,雖然有些藥物推薦,但是化療導致的腹瀉仍然缺乏有效藥物。
黏膜炎
在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高劑量化療患者中,黏膜炎的發生率會高達80%。在大多數患者中,黏膜炎常發於口腔,這樣很容易導致患者進食困難,更可能導致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
對於口腔黏膜炎的預防,相關指南指出,保持口腔衛生對口腔黏膜炎的預防很有幫助。化療患者可以通過刷牙、用漱口水、用牙線剔牙等方式保持口腔衛生[5]。但是該指南也指出無法推薦化療患者俱體使用含有何種成分的漱口水,因此對於常用漱口水的化療患者可以自行選擇合適的漱口水。
消化道副作用是化療患者最常見的副作用,對於黏膜炎和腹瀉,目前缺乏明確的藥物治療推薦,但是對於在化療患者中發生率最高的CINV,我國已有明確的預防方案。因此,在接受化療前,應考慮各種副作用的發生風險,積極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防止副作用的發生,讓患者少些痛苦。
家庭醫生在線(www.familydoctor.com.cn)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關鍵字:#化療致消化系統副作用除了腹瀉這兩個你也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