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放射治療和手術及化療的聯合應用
惡性腫瘤常見治療手段有手術、放療、化療等。生物及基因治療為近年新興的治療方法。正如其他治療手段一樣,腫瘤放療有其優點也有其局限性。放療作為局部治療手段對患者的一般情況及腫瘤周邊所處正常解剖結構的要求不高,即使患者伴有較嚴重其他臟器疾病,或腫瘤侵犯到大血管和重要臟器,手術可能成為禁忌,放療多數仍可應用。放療對正常組織生理功能的保護有時較手術為好。但放療仍存在以下局限性:不能解決遠處轉移的問題:若腫瘤周邊存在重要放射線敏感器官可能限制腫瘤靶區劑量;腫瘤自身的生物學因素如腫瘤固有放射敏感性、瘤體大小、瘤體內含乏氧細胞的比例等均可能影響到腫瘤放療療效。
由於惡性腫瘤生物學特性及目前尚缺乏有效特異性手段來早期發現腫瘤,因此目前腫瘤的治療多數需要多種手段參與的綜合性治療。常用的放療與其他治療手段的綜合治療模式有:
1. 術前放療
即在手術前給予一定劑量的放療,其目的為降低腫瘤活力,減少手術所致醫源性播散;縮小腫瘤體積,減少手術切除範圍,最大限度地保護重要臟器功能;控制腫瘤周邊亞臨床灶;減輕癌與周邊重要臟器粘連提高腫瘤切除率。常用術前放療的腫瘤有肺癌、食管癌、直腸癌、乳腺癌等。但若放療劑量和放療手術間隔時間掌握不當,可能增加手術困難和術後並發症。
2. 術後放療
能消滅手術野內野外殘留灶(包括肉眼和鏡下殘留)和亞臨床灶;能按照腫瘤生物學特點設計既能控制腫瘤又能最大限度保護重要臟器功能的綜合治療模式。常用術後放療的腫瘤有肺癌、直腸癌、頭頸腫瘤和乳腺癌等。其中對早期乳腺癌,國外已有大量的臨床前瞻性研究顯示採用小手術加術後大放療模式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但術後放療可能因為手術所致瘤床破壞和血供的改變導致腫瘤控制療效降低及正常組織放射損傷增高。
3. 術中放療
在術中,切除了大塊腫瘤後,對瘤床和(或)周邊的淋巴引流區域照射。此方法優點是能在直視下將重要臟器移出放射野外而得到保護,腫瘤靶區能得到一個高劑量的照射。該方法常可被用於胃癌、宮頸癌等治療。該方法因技術的限制僅能給單次照射,多數情況下仍需加用外放射。
4. 放療和化療的綜合應用
由於放療和化療的作用環節不一,兩者同時應用既可控制局部腫瘤又能消滅放射野外其他部位的瘤灶;由於腫瘤細胞對放療和化療產生的耐受機制不完全一致,兩者同時應用有助於減少腫瘤細胞對某一治療的耐受性;某些化療藥物可提高腫瘤對放射的敏感性。對易發生轉移的腫瘤如肺癌和易多中心發生腫瘤如淋巴瘤等常用化放療聯合應用。
5. 放療和其他治療手段的綜合應用
腫瘤治療手段除了手術、化療和放療外,近年來出現了一些新的治療手段,如生物治療和基因治療等。資料顯示絕大多數腫瘤患者確診時均有免疫功能的抑制,而目前常用的治療手段均對免疫也有抑製作用,從理論上說在腫瘤治療的某一時期應用免疫治療應該有益處。但遺憾的是除在個別病例外尚未見單用生物治療可治愈晚期惡性腫瘤資料,所以生物治療多用為輔助性治療手段。基因治療仍處於實驗階段,在臨床上尚未看到大組病例的療效。
關鍵字:#放射治療和手術及化療的聯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