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放射治療腫瘤的同時,會出現許多特殊和局部及全身損害。對做放射治療的病人不僅要做好放療前、中、後的護理,同時也要做好對放射治療所產生副反應的觀察及護理工作。
一. 放療前的護理
在放療前首先應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對放療有所了解,避免緊張、恐懼情緒,其次改善全身情況,注意營養調配,改善局部情況,避免局部感染。如鼻咽癌患者在放療時最好作鼻咽部沖洗,食道癌患者放療時避免吃硬性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二. 放療中的護理
腫瘤病人放療中常出現疼痛、出血、感染、頭昏、食慾不振等症狀、應及時對症處理。注意調整治療方法及劑量,盡量保護不必照射的部位,同時給予鎮靜劑,維生素B類藥物。充分攝入水分,從而達到減輕全身反應及避免局部放射損傷的目的。在放療過程中,注意經常觀察血像變化,如白細胞低於3.0×109/L,血小板低於8.0×109/L,應及時查找原因,或暫停放療,給予綜合治療。
三. 放療後的護理
照射後的局部皮膚要保持清潔,避免物理和化學刺激。不能讓治療局部受到過分摩擦,患者內衣應柔軟,衣領不要過硬。照射後的器官,因受放射性損傷,抵抗力減低,易繼發感染,所以要根據不同放療部位加以保護。食道放療後應細軟飲食,直腸放療後應設法避免大便乾燥。對照射過的原發腫瘤部位不可輕易進行活檢,否則可造成經久不癒的創面。
四. 放療反應的護理
1.皮膚反應的護理
皮膚經放射線照射後,可產生不同程度的皮膚反應,如紅斑、乾性脫皮及濕性脫皮。紅斑一般不作治療可自然消退。乾性皮炎也可不用藥,嚴密觀察或應用滑石粉、痱子粉、爐甘石洗劑以潤澤收斂或止癢。對濕性皮炎應採取暴露方法,避免合併感染,可用抗生素油膏、冰片蛋清,需要時用龍膽紫外擦。
2.粘膜反應的護理
口腔可用鹽水漱口或朵貝爾液、呋喃西林液漱口。對放射性鼻炎可用魚肝油、複方薄荷油滴鼻。對放射性喉炎可用蒸汽吸入,必要時加抗生素於溶液中。對放射性眼炎可用氯黴眼藥水和四環素可的鬆軟膏。對放射性直腸炎,可用合黴素、潑尼松、甘油等混合物保留灌腸。
關鍵字:#腫瘤患者放療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