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神經介入技術治療癌痛
(1)夜間睡眠良好;(2)消除安靜時疼痛;(3)消除身體活動時疼痛,其終極目標為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質量。過去的癌性疼痛診療觀念認為,神經介入治療是在其他所有抗痛療法均不能有效鎮痛時才考慮
(1)夜間睡眠良好;(2)消除安靜時疼痛;(3)消除身體活動時疼痛,其終極目標為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質量。過去的癌性疼痛診療觀念認為,神經介入治療是在其他所有抗痛療法均不能有效鎮痛時才考慮。但在這種狀態下,疼痛的惡性循環已形成,多演變為頑固性疼痛,神經介入治療也難以完全奏效。
由於神經介入治療具有鎮痛效果確切,不直接影響患者全身狀態、意識水平、精神活動等優點,故在癌痛治療的早期就應適時、適宜地介入,而絕不應將其視為各種療法無效時的最後抗痛手段。新型的癌性疼痛治療理念認為,神經介入治療與WHO三階梯療法及其他抗痛治療並用,能有效地提高整體抗痛水平,對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很大的意義。擴大後的WHO三階梯鎮痛方案也強調了多學科治療、綜合控制癌痛的原則。
一、神經介入的基本原則
1.事先應向患者詳細交待神經介入治療技術的鎮痛原理及其鎮痛的優缺點。
2.認真研討神經介入治療的操作技術、適應症及可能出現的並發症。
3.事前應明確引起疼痛的原因。
4.使用影像學引導,特別是在作交感神經阻滯或其他特殊操作時,對神經破壞性治療有重要意義。
5.盡可能在疼痛早期行介入治療,不應等到鎮痛藥物、放化療、外科等不能控制時才進行。
6.不應單純依靠神經介入治療去控制疼痛,要注重內、外科及心理治療的聯合應用。
7.傳入神經阻滯性疼痛,體神經介入治療一般無效或微效。
8.腹腔神經叢、下腹下神經叢、奇神經節等交感神經由來的疼痛,應儘早使用物理或化學的神經介入治療技術,進行神經毀損。但對早期的交感性神經痛,可用局麻藥進行反复阻滯。
二、神經介入治療的基本適應症
可首選神經介入治療的適應症有:(1)局限於數個脊髓節段的體神經痛;(2)交感神經介導的胸、腹、盆腔痛;(3)與交感神經相關的四肢痛。
毀損引起疼痛的責任神經,則可完全中止其相應神經支配範圍內的疼痛。癌腫侵犯體神經引起的軀幹四肢痛,神經根物理或化學毀損術效果較好;非常局限的軀乾及頭頸部體神經性疼痛,末梢神經的破壞術往往有效;交感神經相關的四肢疼痛,行交感神經阻滯多可滿意鎮痛。另外,對散在性癌痛,可酌情考慮鞘內微量嗎啡泵植入術,也可酌情選用經蝶竇腦下垂體阻滯術。對頸4水平以下的半側軀體痛,且預後在1年以內的癌痛患者,可考慮行經皮脊髓丘腦束切斷術(熱電凝術)。
三、神經介入治療的禁忌症
1.患者及家屬不同意。
2.出血傾向患者,要特別注意放、化療中的患者。
3.不能保持特定體位者。
4.一般狀況極差者。
關鍵字:#神經介入技術治療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