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只要化療,毒副反應幾乎不可避免。與療效一樣,毒副反應通常是劑量依賴性的。增加劑量,提高療效,毒性增加。
只要化療,毒副反應幾乎不可避免。與療效一樣,毒副反應通常是劑量依賴性的。增加劑量,提高療效,毒性增加。化療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如何解決好療效與毒副反應之間的關係。不同的個體對藥物的吸收、分佈、代謝、排泄可能有差異,要密切觀察與監測每個人。
一般情況下,化療的副作用具體會有如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1.骨髓抑制:為最常見副反應,多發生於化療後7-10 天,絕大多數病人可平穩度過,或應用集落剌激因子預防;
2.消化道反應:噁心、嘔吐最常見,其中順鉛為最強的致吐藥物,目前臨床應用5-HT3 受體拮抗劑己明顯減少了其發生率,同時病人可配合可口清淡的飲食,避免過飽及油膩。其他如食慾減退、便秘、腹瀉、口腔炎等多為一過性,經臨床對症處理均可迅速恢復;
3.肝、腎功能損傷:某些化療藥物可引起肝腎功能損傷,一般與劑量有關。突出的有順鉛引起的腎損傷,臨床常規水化及利尿可預防其腎損害。肝損害可以預防,亦可治療,如肝得健可保護肝臟免受損傷,一旦損傷又可促使其儘早恢復;
4.局部反應:最常見的是藥物不慎滲漏至皮下組織,引起局部化學性損傷如紅腫/疼痛,甚至破潰壞死,臨床多用普魯卡因對滲漏區周圍組織進行封閉,保持清潔,避免感染,皮膚未破潰者可用硫酸續或如意金黃散等藥物外敷。對於易滲漏至血管外的藥物如諾維本等,建議採用深靜脈置管化療予以預防;
5.其他:有些化療藥毒副反應對某些特定臟器具有選擇性,如阿黴素等藥物的心臟毒性;環磷酷膠特別是異環磷眈膠可導致出血性膀脫炎( 可用藥預防) ;博來黴素引起的肺纖維化;長春新鹼等引起的周圍神經炎;泰素、泰索帝等的過敏反應及神經肌肉症狀等。這些毒副反應多數可預防和( 或) 治療,如止吐、粒細胞減少、肝腎毒性等。
關鍵字:#患者在化療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的五大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