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患上晚期癌症的患者,對死亡的恐懼和難以忍受的疼痛會讓其變得異常脆弱,有的會因為無法承受這種壓力而走上自殺這條路。那麼,如何幫助這些患者呢?
四成癌症患者有自殺意念
“我們在多年來的臨床工作中發現,大約有4成癌症患者有自殺的意念。許多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上癌症後,思想上壓力巨大,出現恐懼、失望等情緒,一下子就像變了個人,病情不斷惡化、加重,甚至自殺。因此,對於癌症患者而言,心理危機已經成為威脅其生命的罪魁禍首。”見到記者,何裕民教授開門見山地說道。
每天,何教授都要接待來自國內各地的腫瘤患者,他也見過太多的悲劇:一位57歲的胃癌患者,精神處於崩潰狀態,不但對治療沒有信心,還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為了不拖累家庭,他選擇上吊自殺,第一次自殺沒成功,又第二次……
一位62歲的老人得知自己患癌後,精神恍惚,不配合醫院的放化療,使疾病急劇惡化。加上家庭經濟狀況不好,子女無心照顧,一個早上,老人趁人不注意,悄悄一人出走,與一輛疾馳而過的汽車相撞,當場身亡。
類似這樣的悲劇,幾乎在每個城市都或多或少發生過。某三甲醫院的數據顯示,五成以上癌症晚期患者產生過輕生念頭,平均每年2例跳樓死亡。
作為多年與腫瘤抗爭的戰士,何教授深知,對晚期癌症患者,此時“藥療”不如“心療”,科學合理的危機心理干預,往往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心理危機是指個體由於突然遭受嚴重災難、面臨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壓力,或突然獲悉某些噩耗,如得知自己患上癌症,便陷入痛苦、不安狀態,常表現為焦慮、抑鬱、絕望、麻木不仁,甚至自我放棄的嚴重心理障礙,以及伴有植物神經系統症狀和行為異常。危機心理干預則是指針對處於心理危機狀態的個人及時給予適當和必須的心理援助,使之盡快擺脫困難,走出窘境。”何裕民教授解釋說。
對因干預,才能行之有效
若要對癌症患者給以積極的心理干預治療,必須對引起癌症患者的“心結”有所了解。何裕民教授介紹說,癌症患者自殺有很多原因,但主要還是精神上和肉體上的雙重折磨,還有部分是因為經濟因素。正因為這些因素,使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癌症患者自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 精神因素
抑鬱症是癌症患者非常容易患的疾病。有些癌症患者不能正確認識癌症,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病情,看到重症患者承受著巨大的折磨,以為得了癌症就意味著死亡,一時間心理接受不了,精神壓力越來越大,感到絕望無助,生不如死,最終選擇了自殺。其實,在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很多早期癌症是可以治癒的。
◇ 肉體因素
選擇自殺的癌症患者更大一部分是出於承受不了肉體上的折磨。因為對晚期癌症患者來說,肉體上承受的巨大痛苦是超乎想像的。長期服用止痛藥會上癮,而且人體會產生抗藥性,必須不斷地加大藥量。這時的癌症患者生存質量極差,肉體和心理的雙重痛苦驅使他們選擇自殺。
◇ 經濟因素
家裡窮,治病花光了錢,還欠很多債,這些經濟因素使患者心理壓力大,覺得連累了家人,還不如早點了結。 “這是很現實的因素。”何教授說,“有一位60多歲的阿婆,住院多次,一天,其子女在病床前因為經濟原因爭吵,當天晚上,阿婆就跳樓了。”假如患者子女能夠私下討論這些經濟問題,避免刺激患者,同時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給予心理干預,也許這些悲劇就不會發生。
心理干預,創造生命奇蹟
“所以,系統、科學、合理的危機心理干預是必不可少的。每一位家屬、每一位醫護人員,都要站在患者的角度給患者以幫助,才能讓患者把所思所想說出來,才能真正幫助患者走出沼澤。”何裕民教授說。無論患有什麼樣的疾病,最可怕的並不是疾病本身,而是患者對於疾病的恐懼和沮喪,使他們完全失掉生活的勇氣。應該讓患者明確地認識到,一旦患了癌症,著急、悲傷、憂鬱肯定於事無補;相反,只會加重病情。而採取積極、主動、坦然處之的態度,盡量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堅定戰勝癌症的信念,努力配合醫生治療,對穩定和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是十分有益的。
據何裕民教授介紹,癌症患者的心理危機干預時機一般分為兩類情況:一是確診初期的一兩個月內。忽然驚悉自己生了癌症,陷入心理危機狀態,這需要立即予以乾預。 “不過,需強調的是,此時干預只是針對已獲悉自己生了癌的患者,對那些尚不知情者,沒有必要行此干預,以免畫蛇添足,反添其亂。”當然這類情況還包括治療一階段後,發現治療失敗或又見復發、轉移等,這些情況也有所類似。但相對初診時而言,後者的干預通常要簡單些。二是經過痛苦漫長的治療,情況不見好轉,患者身心疲憊,再次陷入漫長而難以自拔的心理危機狀態。
這兩類的干預是不完全一樣的。 “前者我們稱作急性心理危機干預;後者則稱作慢性心理危機干預。”何教授解釋說,相對而言,後者更加困難。對此,經驗豐富的何教授認為在進行慢性心理危機干預時,應細分兩類情況:一類是真的到絕對晚期,任何措施都已回天乏力了。此時,患者最需要的是晚期的臨終關懷。另一類情況是雖不至於樂觀,不能奢談康復或治愈,但暫時也不至於嚴重威脅生存,應對措施得當,患者還是能夠帶癌長期生存的;或以前的應對措施有些問題,換一個思路,或許能柳暗花明。
因此,何教授指出,對於後面這些情況,仍應積極進行心理危機干預。此時,若不解決心理危機問題,患者的情況只能是惡性循環,越來越糟,治療就起不到預期的效果。對這類患者的心理干預問題,何裕民教授認為主要是“兩個目標”:
一是調整期望目標。這一階段的許多腫瘤患者之所以陷於心理危機,是期望目標定得太高。總想徹底治愈,所有指標都正常,身上完全沒有癌細胞。其實,這是不現實的!現在癌症治療目的與標準已經開始轉向,從過去不顧代價地徹底殺死癌細胞(這很多情況下不僅不現實,而且常常病未控制,人已走了),向強調有效控製或基本控制其發展的思路轉變,有時能穩定病情或基本穩定病情亦屬成功。
何教授說,對於一些晚期患者,我們要強調:活著就是成功!目標的調整,對這類患者走出心理危機非常關鍵。
二是幫助設定近期最低目標。比如說,孩子還有幾個月要考大學了,承諾自己定活到孩子考上大學;最低目標實現了,再一步一步調遠目標。有價值、有生存質量的生命常就這樣被延續著。甚至在這一延續過程中,很多人就不知不覺地度過了五年、十年,並走向“接近康復”。何教授說,這類事例在我們治療的患者中很多很多。須知,人有明確追求時,激發出來的生命潛能是巨大的。有目標,可以實現的短期目標,就有生存下去的渴望與動力,從而也就會產生奇蹟。
何教授對腫瘤患者的診治,一直是堅持藥物和心理干預並重。然而,他知道,“癌症患者需要更多人的關愛。”因此,在採訪的最後,他希望藉助《家庭醫藥》告訴所有的讀者朋友—— “積極給予腫瘤患者以心理干預,就能創造生命的奇蹟。”
關鍵字:#讓癌症患者創造生命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