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肝門部膽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膽道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原發於膽囊管開口以上肝總管與左、右二級肝管起始部之間
肝門部膽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膽道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原發於膽囊管開口以上肝總管與左、右二級肝管起始部之間,主要侵犯肝總管、肝總管分叉部和左、右肝管的膽管癌。佔膽管癌的58%-75%,由於肝門部特殊的解剖結構和腫瘤早期侵犯周圍血管、神經、淋巴組織及鄰近肝組織的特點,獲得早期診斷少,手術切除率低,預後差。肝門部膽管癌按癌細胞分化程度和細胞類型可分為乳頭狀腺癌、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未分化癌、粘液腺癌、腺鱗癌、鱗狀細胞癌等幾種類型,其中95%以上為腺癌。
HCCA引起的阻塞性黃疽是肝外惡性阻塞性黃疽中最多見的一種,其腫瘤一般較小,常呈硬性腫物或瀰漫浸潤,多發生於左、右肝管或其匯合部,因膽道內腔狹小,腫瘤很小即可引起膽道梗阻,而且該部位結構複雜,位置深在,起病隱匿,手術困難,預後差。當患者以進行性、無痛性黃疽就診時,往往病情已經到晚期,失去外科手術根治切除的機會;多數進行姑息性的膽腸吻合手術,而況置腫瘤,難以得到病理診斷;或影像學檢查發現了膽管梗阻,但難以明確病因;儘管介入放射學的膽道疏通、膽道擴張、膽道內支架或/和膽道引流術使肝門部膽管癌的治療取得很大進展,但治療的規範性和療效的極大差別不容忽視,有必要對肝門部膽管癌的臨床早期診斷、簡單合理的介入治療方法和理想的療效進行研究,以期早期發現和確診腫瘤,恰當治療並取得最佳療效。
目前治療肝門部膽管癌的方法繁多,有手術切除、化療、放療、免疫治療、生物治療、中草藥治療和介入治療,但最有效的方法仍為手術切除。隨著影像學診斷技術的發展和手術技術的進步及治療態度的轉變,該病的手術切除率有明顯的提高。 1985年以前該病的手術切除率僅佔10%,而目前手術切除率可達64.1%。肝門部膽管癌只有徹底手術切除,才能給患者提供唯一可能治癒的機會,且其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作用遠優於各種引流術。因此,對於肝門部膽管癌的治療應採取積極的手術態度,力爭切除腫瘤。
根治性切除手術包括肝外膽道切除、肝十二指腸韌帶上血管“骨骼化”、廣泛切除十二指腸韌帶上的纖維脂肪組織、神經、淋巴,必要時切除一側肝葉,重建肝管空腸吻合。肝門部膽管癌多有尾狀葉浸潤,侵犯匯合部或左、右肝管者均須切除尾狀葉,並被認為是否合併尾狀葉切除是影響肝門部膽管癌患者長期生存的主要相關因素之一。
由於長期受疾病困擾,多數患者希望術後疼痛和皮膚痰癢能很快減輕,一旦恢復時間稍長甚至出現並發症,就會產生焦慮和緊張心理。此時我們應給患者耐心解釋,告之肝門膽管癌的根治或姑息性手術複雜程度大,儘管術後並發症發生率高,但許多不適都是此類術後常常出現的正常現象,手術後機體的恢復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使患者減輕心理負擔,積極配合治療。
關鍵字:#肝門膽管癌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