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皮膚惡性黑色素瘤是由表皮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發生的高度惡性腫瘤,其死亡率每年呈5%遞增。
皮膚惡性黑色素瘤是由表皮基底層的黑色素細胞發生的高度惡性腫瘤,其死亡率每年呈5%遞增。中位發病年齡為53歲。如果醫生懷疑病人皮膚病灶是黑色素瘤,則需要行切除活檢,這是確診的唯一手段。對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療科普:
醫生在製定治療方案之前需要通過病理報告和全面影像學檢查來了解分期。通常根據腫瘤的厚度、侵及皮膚深度、有無區域淋巴結轉移及器官轉移來進行分期。
0期:腫瘤細胞僅見於表皮層,未侵及深部組織。
I期:厚度≦1.0mm,伴或不伴潰瘍。或者厚度1.0-2.0mm,不伴潰瘍。無區域淋巴結轉移。
II期:厚度1.0mm-2.0mm,伴潰瘍。厚度≧2.0mm,伴或不伴潰瘍。無區域淋巴結轉移。
III期:1個或多個淋巴結轉移。或者侵及臨近組織但無淋巴結轉移。
IV期:轉移至其他器官,遠處皮膚、淋巴結轉移。
復發:復發即治療後腫瘤再次出現,可以位於原來的位置或者身體的其他部位。
一旦病理明確為惡性黑色素瘤,手術治療為首選,建議到專科醫院去治療。來源於四肢的惡性黑色素瘤,首選手術廣切,植皮,而不必截肢。
(1)手術治療(復旦大學腫瘤醫院腹部外科近40年來收治了惡黑患者750例,這是全國最大本量的病例數。我院的I 期的1年生存率99.3%,5年生存率81.6%,10年生存率73.5%。
(2)免疫治療這是在全球範圍內進行的三大臨床試驗達成的共識。它能提高生存率。 (推薦干擾素a2b或白介素-2,需要根據患者血常規肝腎功能、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3)放射治療(對某些類型的惡性黑色素瘤有效)
(4)化療如果有淋巴轉移則需要在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做化療(惡黑的化療藥物有DTIC(氮希咪胺),DDP(順鉑),TMZ(替莫唑胺)等等)
關鍵字:#對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療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