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牛奶致癌、草莓致癌、方便麵致癌……每隔一陣子,類似的傳言就跳出來撥動人們本就緊繃的神經。這些我們常吃的食物被冠以“致癌”之名,有些人更是“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
牛奶致癌、草莓致癌、方便麵致癌……每隔一陣子,類似的傳言就跳出來撥動人們本就緊繃的神經。這些我們常吃的食物被冠以“致癌”之名,有些人更是“寧可信其有不願信其無”。
“食物致癌”的說法五花八門,到底哪些食物有致癌依據?它們的“致癌等級”如何?對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副研究員鍾凱為你撥開迷霧。
致癌物分4個等級
致癌物是指能誘發人患癌的“壞物質”,它的範疇包括任何能增加人類患癌風險的化學、物理物質及生活、工作方式等。
1965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開始了確定致癌物的工作,並於每年發布更新致癌因素的信息,最終,將致癌物分為了4個等級,其中不少與食物相關。
1級
煙草、酒精飲料、黃曲霉素、檳榔、中式鹹魚等明確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
大家生活中可能覺得吸煙喝酒沒有大礙,但是日積月累就可能成為癌症的“元兇”。
黃曲霉素則主要存在於霉變的堅果、大米和玉米等,吃這些食物時一定要注意清洗和儲存得當。
另外,如果飲酒,男性每天最好不要超過一兩,女性不要超過0.5兩。
2級
丙烯酰胺、鉛、4-甲基咪唑等可能性較高的致癌物質。
這類物質在動物實驗已證實有明確的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的證據還比較有限。
生活中如果經常採用高溫油炸、高溫油煙烹製食物,接觸到丙烯酰胺的機會就比較大,應盡量避免。 (還有一類是2B級致癌物,指的是可能性較低的致癌物質,其可能性在動物和人群的證據都不足。)
3級
蘇丹紅色素、膽固醇、咖啡因、三聚氰胺、糖精等尚不能分類的致癌物。
這類物質動物和人群研究的致癌證據都不充分,或動物實驗證據充分,但人群研究則明確無致癌作用。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這些食物可以不顧數量放心吃,因為它們雖然不致癌,但可以帶來其他健康風險。
4級
致癌物中還有第4級,指相關研究中沒有充足證據證明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質,食物中屬於此類的物質較少。
“4個等級的致癌物,在飲食中的’傷害’不可一概而論”,鍾凱說,1級和2A級致癌物要盡量避免,2B級致癌物無需過度緊張,對於3級和4級致癌物,更加不用擔心,因為目前的研究中沒有發現它們可以致癌。
關鍵字:#專家解釋致癌物分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