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2003年召開的“首屆全國腫瘤病人社會心理關懷學術研討會”上,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透露了這樣
在2003年召開的“首屆全國腫瘤病人社會心理關懷學術研討會”上,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透露了這樣一組調查數據:在癌症病人的人均醫藥費用支出中,40%是用於生命最後一年;而其中40%又是用於生命最後一個月。 80%的癌症病人不是死於治療期,而是死於康復期。
專家認為,如果能了解一些腫瘤防治知識,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同時重視治療後的康復期,他們的生命是可以挽救的,更可避免患上惡性腫瘤,獲得治癒的機會。
高危人群忽視早期檢查
癌症是有高危人群的,如吸煙人群患肺癌的概率比不吸煙的人高數十倍,患肝硬化病的人容易引發肝癌,慢性胃病久治不愈會導致胃癌,長期從事夜班工作的婦女患乳腺癌的比例很高……
但大多數人對這一簡單道理卻不以為然,不肯在疾病的萌芽期支出一部分醫藥費用,非要等到疾病被確診,才大把大把地用錢來挽回生命。
著名腫瘤專家吳孟超院士對此深有感觸地談到,常看到一些病人在入院診斷時已是晚期,現代醫學對他們的治療手段已十分有限。而他們中許多病家只能把最後用錢作為一種安慰,大多數癌症病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在進行大劑量的放化療,頭髮大把大把地掉,吃東西根本無胃口,生活質量極差。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吳毅教授曾以乳腺腫瘤為例,算過一筆賬:如果早發現與治療,手術只要做局部切除,不需要再放、化療,總共費用在3000-4000元,如果到了晚期,手術本身切除面積要大,之後還要進行放、化療,還要服用抗菌素,費用就高達20000-30000元,相差近10倍。
出院病人忽視心理康復
在一份調查問卷上,許多癌症病人在問及當治療出院後想些幹什麼時,都很茫然地填上“無”字,事實上他們確實沒有想到要在康復階段進行特殊治療。
要知道手術、放療、化療、激光等常規治療是必須但不是終結,因為攻擊性的“第一治療”充其量只能切除癌腫或抑制癌痛,無法徹底改變容易使癌症發生、發展的內環境。
如果通過整體康復的“第二治療”,調整恢復受創傷的生理機能,特別是免疫機能,改變機體內利於腫瘤生長的小環境,就可以有效地防範癌症復發、轉移、再生。癌症康復俱樂部創立的群體抗癌模式就是注重康復期的心理治療,使病人科學地對待康復期,延長生命。事實證明,癌症康復俱樂部裡癌症病人的5年生存期達到了50%以上,比上海全市統計的平均值28.5%高出近一倍。
而且從調查了解到,全國共有62家腫瘤醫院,而設立康復科醫院的僅1家,腫瘤康復還根本沒有進入學科建設,這無形中使癌症病人偏重於生理治療,忽視心理康復。
更多腫瘤相關諮詢,可致電熱線:0571-87774959
關鍵字:#癌症患者請勿重治療輕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