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靜脈用化療藥物,最好在空腹時進行,因為通過靜脈給予高濃度化療藥物後可能有噁心和嘔吐,空腹可減輕噁心、嘔吐等症狀。
(1)正確認識化療引起的毒副作用,避免偏面認識,消除其緊張恐懼感,幾乎所有化療藥物都有毒副作用,但並不等於說所有的毒副作用都會在一個人身上出現或者是在每次化療都出現,因方案、藥物不同,且存在個體差異。
(2)正確認識疾病與用化療手段治療引起副作用的關係。化療的副作用有的是短暫或者說是階段性出現的,化療結束後,症狀會逐漸消失。
(3)每次化療前做好心理準備,積極了解本次化療採用方案、藥物以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積極採取預防措施使這些副反應不出現或減輕,如用恩丹西酮預防消化道反應等。
(4)一旦出現副作用採取相應措施,如出現消化道反應,在飲食上可選擇比較清淡、易消化食物,嘔吐嚴重者,可在一定時間內暫禁飲食,以減輕胃的負擔,必要時,應用止吐藥物,如嘔必停、恩丹西酮等。出現骨髓抑制情況,可停用或減量化療,並應用升白細胞藥物,必要時靜脈輸注全血、成分輸血、白蛋白等,加強病室空氣消毒,減少戶外活動及家屬探視次數等,減少感染機會。腎毒性關鍵在於預防,化療當天,增加飲水量,每天在2500毫升以上,以加快藥物及代謝產物排泄,減輕對腎臟損傷,大劑量化療可由靜脈補充水分和應用利尿劑以利水化。
從營養供給角度看,應滿足高蛋白、維生素豐富、熱量充足的要求。化療期病人食慾都較差,又有噁心、嘔吐等反應,飲食以稀軟易消化、少量多餐為好,如果進食量不夠,可通過輸液補充葡萄糖、維生素、氨基酸,必要時給予白蛋白。
進餐時間應避開化療藥物作用的高峰時間。如靜脈用化療藥物,最好在空腹時進行,因為通過靜脈給予高濃度化療藥物後可能有噁心和嘔吐,空腹可減輕噁心、嘔吐等症狀。如果口服化療藥物,可能對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以飯後服用為好,在藥物經過2~3小時後吸收入血液,其濃度達到最高時,即使有消化道反應也是空腹狀態,症狀會輕得多。
關鍵字:#如何正確的對待化療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