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最恐懼的並不是死亡,而是疼痛。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最恐懼的並不是死亡,而是疼痛。
但是,是不是所有的癌症到晚期都不能避免疼痛呢?
天壇醫院寧養院王醫生告訴記者,癌症患者出現癌痛的症狀有腫瘤的原因,也有患者對疼痛敏感的原因。
就耐受力而言,有的患者耐受力強就不覺得疼痛,而有的就覺得很疼。就腫瘤而言,有的腫瘤疼痛,有的腫瘤就不太疼痛。比較疼痛的癌症主要有肝癌、胰腺癌和骨轉移。而女性的宮頸癌、卵巢癌相對要好一些,肺癌除了疼痛之外還有憋氣感,往往不是疼得難受而是憋得難受。 90%的癌痛患者可以無痛
為了有效地控制癌痛,早在198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提出了著名的《癌症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按照這一原則,用現有的鎮痛藥物,可以使90%的癌症患者的疼痛得以緩解。我國1990年12月正式將這一原則引入國內。
據了解,目前北京社會醫療保健部的給癌痛患者所提供的免費止痛治療,遵循的就是三階梯止痛方案。按照該原則,晚期癌症止疼一般使用3個階梯的藥品,在此基礎上加減聯合用藥。
北京天壇醫院寧養院的邵軍主任介紹,所謂三階梯止痛方案,就是由專業醫生在對癌痛的性質和原因做出正確的評估後,根據疼痛的劇烈程度把疼痛分為輕、中、重三個等級(階梯),並按照疼痛的不同等級選擇不同的藥物。對輕度疼痛的患者選用非阿片類藥物,對中度疼痛患者選用弱嗎啡類藥物,對重度疼痛的患者則需要使用嗎啡製劑。
北京天壇醫院寧養院的馬振山醫生舉例說,比如針對骨疼,加非甾體類藥品,有關神經疼,加服神經止痛藥。
馬振山醫生和陳釩醫生向記者詳細解釋了三階梯止痛方案在臨床上是怎樣應用的:在給患者看病時,聽病人是如何對自己的疼痛進行表述的,並按照他的表述去歸類,然後對症下藥。例如:一位72歲的老人的病情是肺癌晚期,再加上骨轉移。患者說,他的後背部、腿部、胯部都疼痛,像針刺一樣的疼痛感覺,而且還有觸電感覺。這時醫生就問病人,如果把疼痛分為10級,你覺得自己屬於哪一級。病人覺得自己可能處在5、6級的樣子。這樣醫生就可以判斷出病人的疼痛屬於中度疼痛,可以使用弱嗎啡類的藥物,如強痛定。
另外,每次開給病人的藥量一般是半個月的藥量,因此,每隔半個月病人都要來醫院取藥。
關鍵字:#90的癌痛可以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