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醫治療肺癌方法:中醫藥與放療,化療配合治療
目前肺癌的發病率居於各種惡性腫瘤的首位,是腫瘤科的常見病之一,早期治療首選手術切除
目前肺癌的發病率居於各種惡性腫瘤的首位,是腫瘤科的常見病之一,早期治療首選手術切除。但由於種種原因,就醫時大部分患者已至中晚期,喪失了手術治療機會。近年來,中醫藥治療肺癌已獲得值得關注的療效,在緩解症狀,延長生存期方面發揮了特色。現將中醫對於肺癌的病因病機、辨證治療的有關文獻記載及臨床體會總結如下。 —-中醫治療肺癌
1.肺癌的病理基礎
《難經》雲:“肺之積,名曰息賁……令人灑息寒熱、咳嗽、發肺壅”。 《素問·奇病論》雲:“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病名曰息積”。 《素問·玉機真藏論篇》詳細記載了晚期肺癌發熱、胸痛引肩背、惡液質的症狀,指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可見,“息賁”、“肺壅”、“息積”、“肺積”均可歸為支氣管肺癌的中醫病名範疇。
肺癌的病因病機,《雜病源流犀燭》論述得較為中肯,認為:“邪積胸中,阻塞氣逆,氣不得通,為痰……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勝,正不得制之,遂結成形而有塊”。該文深入認識到痰結而致胸中有形結塊的病機。而無論是正氣內虛、臟腑失調,還是外邪侵肺、寒熱太過,均經過肺氣賁鬱,積聚成痰的病理過程。無痰,則無以生肺積,故痰結於肺是肺癌的病理基礎。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肺脾氣虛,陰陽失和,受於風寒或風熱之邪,初未能成積聚,正虛祛邪不力,日久留滯成痰,痰氣膠結,乃成肺積。痰瘀化熱,灼傷血脈,則咳唾痰血。痰凝著於皮下,則見缺盆結核,流著於骨,則成骨痺,流於腦,則頭痛目瞑。肺癌的髒腑病機與肺、脾二臟密切相關,痰結貫穿於肺癌由原發到轉移的整個病程。因此,中藥認為,肺癌的病理基礎上痰結。 —-中醫治療肺癌
2.肺癌的辨證分型治療
根據肺癌的病理機轉,按照中醫的辨證分型特點,大體把肺癌分為肺鬱痰熱、氣虛痰濕、陰虛痰熱、氣陰兩虛4個常見的臨床證型。其辨證要點和施治方法分述如下。
①肺鬱痰熱型症
臨床症狀:咳嗽不暢,痰中帶血,胸脅痛或胸悶氣促,唇燥口乾,大便秘結,舌質紅或暗紅、苔黃,脈弦或弦細。本證為肺氣賁鬱,血瘀痰壅。治宜宣肺理氣,化瘀除痰。方用千金葦莖湯加味。 —–中醫治療肺癌
中醫處方:葦莖30g,桃仁、生薏苡仁、茯苓、冬瓜仁各15g,浙貝母20g,桑葉、三七各10g,守宮5g,法半夏12g,陳皮、甘草各6g。
②氣虛痰濕型症
臨床症狀:咳嗽痰多,胸悶短氣,少氣懶言,納呆消瘦,腹脹便溏。舌質淡黯或淡紅、邊有齒印、苔白膩,脈濡或滑。證屬肺氣虛弱,子病及母,脾失健運,痰濕內阻。治宜補氣健脾,除痰散結。方用參苓白朮散加減。 ——中醫治療肺癌
中醫處方:黨參、生薏苡仁各20g,茯苓、白朮、浙貝母、白扁豆、炒穿山甲(先煎)各15g,山藥25g,桔梗、砂仁(後下)各10g,陳皮、甘草各6g。
③陰虛痰熱型症
中醫藥與放療,化療配合
放療和化療對人體均有傷害。根據四診合參,認為放、化療屬”熱毒”範疇,易於傷陰,故治療宜滋陰養血,清熱解毒。
1.化療期間以養血、活血為主,佐以健脾和胃。
當歸9g,赤芍9g,川芎9g,生地9g,雞血藤15g,天花粉9g,女貞子15g,黨參9g,焦白朮9g,生薏苡仁15g,生黃芪30g,大棗5枚。
2.放療期間以養血、活血為主,佐以養陰和胃。
當歸9g,赤芍9g,川芎9g,生地9g,白扁豆9g,黃芩6g,白茅根15g,瓜蔞15g,麥冬9g,陳皮9g,天花粉9g。
3.放療化療中間休息期及放療、化療結束後,宜以中藥肺癌主方辨證加減治療。
三、手術治療
在肺癌的各種治療方法中,手術治療效果最佳,為首選治療方法。近年來單獨地採用手術治療,即使手術方法不斷創新改進,但治療效果仍不能滿意。因此必須採取綜合性治療,治療前必須全面了解患者全身情況、肺癌的細胞學性質、腫瘤發展情況,再合理安排治療方案。
對Ⅰ、Ⅱ期肺癌,病變較局部者,手術前後均可根據辨證分型給予中藥治療。手術後化療和局部放射治療,可以提高和鞏固手術治療效果。手術後中藥治療必須堅持多年,對防治術後復發有重要的意義。 ——中醫治療肺癌
估計手術無法切除,但是無放射禁忌的病人,應先行放射治療,待腫瘤縮小局限後,再手術治療。手術中發現腫瘤有區域淋巴結轉移,而無遠處轉移者,不能徹底切除腫瘤組織,術後待傷口癒合後應儘早行放射治療和(或)化學治療,術前、術後均須服中藥治療。
關鍵字:#中醫治療肺癌方法中醫藥與放療化療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