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生物治療,作為21世紀最受人關注的醫療新技術之一,它離我們到底又有多遠呢?為此,記者日前專門採訪了中山大學腫瘤醫院生物治療研究中心的夏建川教授。
生物治療,作為21世紀最受人關注的醫療新技術之一,它離我們到底又有多遠呢?為此,記者日前專門採訪了中山大學腫瘤醫院生物治療研究中心的夏建川教授。
據夏建川教授介紹,腫瘤生物治療是指通過機體防禦機製或生物製劑的作用以調節機體自身的生物學反應, 從而抑製或消除腫瘤生長的治療方法。它包含腫瘤的基因治療和腫瘤免疫治療。生物治療過去主要在一些免疫原性較強的腫瘤中進行:如黑色素瘤、腎癌、惡性腦膠質瘤等。隨著生物治療研究的發展,現在已擴大到其他腫瘤的治療,如乳腺癌、肺癌、腸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宮頸癌和肝癌等。但是,夏教授指出:“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生物治療作為一種新的腫瘤治療手段,目前還未能充當抗腫瘤的’主角’。”
原理:
用自身細胞殺滅腫瘤細胞
夏教授指出,生物治療雖然未能唱“主角”,但通過調動機體免疫系統、激活自身免疫細胞來殺傷腫瘤細胞的優點卻不可小覷。
目前認為,腫瘤不僅是系統疾病,也是全身性疾病,因此腫瘤治療除手術和放療等局部治療外,通常還必須進行全身治療。當然,化療是目前腫瘤後續全身治療的主要手段,但卻有著很強的毒副作用,使得一些患者的生活質量很差,所以許多專家把化療稱為一把“雙刃劍”。
夏教授說,其實人的體內本身就擁有一些具有殺傷腫瘤細胞功能的免疫細胞,但腫瘤患者體內本身的免疫細胞由於受到自身免疫抑制的影響,無法有效地抵抗腫瘤細胞的瘋狂增長。 “因此,我們通過生物免疫治療,從患者體內抽取部分免疫細胞,然後在其體外進行’培養、誘導、激活’等一系列操作,使其抗腫瘤的活性大大提高後,再把這些本來就來源於病人自身並在體外激活了的抗腫瘤效應細胞回輸到病人體內,讓這支經過特殊訓練的’特種部隊’去殺滅腫瘤細胞。”
“這種’以其人之道還自其人之身’的方法在抑制腫瘤復發和轉移的同時,又不會傷害人體自身的正常細胞,使病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是人性化治療的充分體現。”夏教授說。
把握使用時機很重要
夏建川教授向記者介紹了生物治療的應用策略:
“腫瘤治療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生物免疫治療的適應期,需在腫瘤負荷降低後,強化生物免疫治療,才能取得好的療效。”夏教授說,對於那些腫瘤病灶較小,而且未發生遠處轉移的原發性腫瘤,可以通過手術或微創方法將影像學上看得見的病灶清除。
而對於那些發生了遠處轉移的較大的腫瘤病灶,則必須在手術切除原發病灶後,考慮先進行適當療程的化療,對局部的轉移病灶可考慮應用微創和放療的方法定點清除,在腫瘤負荷降低後,再接受生物免疫治療;如果腫瘤已經發生了全身性轉移,手術都無法實施,進行生物治療也難以取得好的效果。
生物免疫治療不會立竿見影
夏建川教授還指出,在生物治療過程中,可以將多種方法聯合使用,如抗腫瘤效應細胞療法,細胞因子療法,腫瘤抗體療法,腫瘤疫苗療法,以及生物基因免疫療法等以加強生物治療的力度。 “但無論採取哪一種方法,都必須使其作用達到一定的強度時才能有效地殺傷腫瘤細胞。”夏教授說,而這種強度需要進行多次生物治療,通過一種積累效應才能達到。因此,病人如果想通過一到二次生物免疫治療就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這不太現實。
夏教授建議,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臨床醫師與生物治療研究專家根據病人的病情,共同討論研究,在綜合治療的原則下制定出腫瘤生物治療的可行方案,並告知患者,患者樂意接受這樣的治療方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必須堅持嚴格的質控標準
夏建川教授說,在腫瘤的生物治療的過程中,製備抗腫瘤效應細胞和腫瘤疫苗等都將回輸到患者的體內,因此,要確保安全,不能有任何污染,否則,可能發生嚴重的不良後果。
這就要求開展生物治療的醫院,應具有符合國家要求的實驗室及相應的設備,而且對從事生物治療實驗室工作的人員進行嚴格的技術培訓,使他們掌握無菌操作技術,嚴格按照正確的操作規程進行。
關鍵字:#什麼是腫瘤的生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