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腫瘤的中醫藥與放射治療的結合-抗癌健康網-中國一流的癌症腫瘤交流平台
放射治療(簡稱放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主要療法之一,但放療只能達到對腫瘤局部的控制和殺滅,對於全身來說,它還能引起一系列的副反應和後遺症。在放療同時應用中醫藥可以從全身和局部進行治療,兩者相得益彰,實踐證實,能取得更好的療效。
(一)防治放療毒副反應和合併症、後遺
中醫學以為,放射線損傷主要是因為癌症病人在接受放射治療後造成機體熱毒過盛,津液受損,氣血不和,牌胃失調,氣血損傷及肝腎虧損所致,其治療原則主要有:清熱解毒,生滋潤澡,涼血補氣,健脾和胃,滋補肝腎。
1.放射性皮膚炎:在臨床上,任何形式的外照射都可以泛起不同程度的皮膚炎症。表現為局部皮膚紅斑、乾裂或濕潤廉爛,治療上:①皮膚紅斑及乾性反應,一般不必處理,癒後不留痕跡,有時可用如意金黃散之類水調外敷,促其恢復。 ②局部皮膚濕性脫皮或破潰廉爛時,反應處皮膚應禁止塗擦油膏類藥物及任何刺激性化學藥物(酒精、碟酒、硫黃、水楊酸、金屬鹽類),防止摩擦,如放射頸部時,不穿硬領、高領衣,其他部位要用柔軟的貼身衣服。應予暴露病灶,同時用澱粉(蕃薯粉)撒佈局部,天天1次,不必清洗,至愈為止,效果頗佳。或用冰片研末調蛋清外塗。如破潰傷口久不癒合,可用生肌散外敷,效果較好,或用複方珍珠散(珍珠6克,四環素0.75克,地塞米松2毫克,研細末混合而成)外敷,或用黑絡丹(蛋黃油,血餘炭調勻)外用,效果均較好。內服藥物以清熱解毒、養血滋陰為主,常用藥物:銀花10–20克,蒲公英10–20克,紫花地丁10–20克,大青葉15–30克,板藍根15–30克,紫河車10–15克,當歸10克,生地10克,地膚子10克,自鮮皮10克,天花粉10–20克,女貞子10–20克,麥冬10–20克,生甘草6克。
2.放射性口腔炎或咽喉炎:頭頸部腫瘤的放射治療時,多數可伴發口腔、咽喉部的粘膜炎性反應,主要症狀有:口腔咽喉乾燥灼痛,吞嚥痛苦悲傷,口乾喜飲,便結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或細數。此為熱毒之邪灼傷津液所致,治宜清熱解毒,養陰生津。基本方:沙參15克,麥冬15克,玉竹15克,桑白皮15克,天花粉15克,菊花15克,銀花12克,連翹12克,竹葉10克,甘草5克。噁心嘔吐者,加竹茹10克,陳皮11克;體虛乏力者,加自參(蒸兌) 10克(或西洋參5克),黃瓦15克;小便短少痛苦悲傷者,加生地12克,木通12克。大便乾結者,若年青體實,加大黃(後下) 10克,積實10克5年邁體弱者,加火麻仁10克,玄參10克。
3.放射性鼻腔炎:鼻腔癌等行放射治療時,可泛起鼻腔粘膜炎性反應,主要症狀為鼻塞,鼻腔內痛苦悲傷,乾燥。治療宜通竅清熱。常用藥物:蒼耳子10克,辛夷10克,白芷10克,桑白皮15克,寒水石15–30克,生石膏(先煎) 15–30克,黃苓5–20克,麥冬15–20克。並可用黃柏10–15克,黃苓10——20克,蒲公英10—20克,銀花10–20克,天花粉10–30克等水煎劑滴鼻,有利於消除鼻腔炎症。
4.放射性肺炎及肺纖維化:急性放射性肺炎常見於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縱隔腫瘤等的放射線治療,大都發生於劑量在4000 拉德以上。主要症狀是咳嗽、胸痛、氣短、發燒不退等,嚴峻時可泛起呼吸難題。中醫以為,放射性肺炎係因為輻射之燥熱灼傷肺陰,故治宜養陰清熱宣肺。常用藥物:沙參12克,玄參10克,麥冬15克,)貝母10克,杏仁10克,桔梗6–10克,甘草6克,批把葉10–15克,款冬花10克,丹參15克,百合10克。生石膏(先煎) 30克。有咯血者,加入花蔥、石15–20克,自及12克,仙鶴草30克。如屬熱毒蘊結胸中,肺失肅降所致,則治宜清熱解毒,宜肺通絡。可用麻杏石甘湯加減:生石膏(先煎) 30–60克,杏仁10克,銀花15–30克,黃苓15–30克,桔梗10克,生甘草6–10克,蒲公英10–30克,象貝母10克,牛旁子12克。肺部足量放療後數月可產生放射性肺纖維化,患者泛起氣短、乾咳,每日加重,引起繼發性感染時則發燒,咳吐黃痰。應用中藥養陰潤肺、活血化痕之品有防止和減輕放療引起的肺纖維化作用。
5.放射性食管炎:為食道粘膜放射性損傷所引起,主要表現為吞嚥因難,痛苦悲傷,口子,便乾。治宜養陰清熱為主。常用藥物:沙參12–15克,石斜12克,麥冬15克,生地10–15克,玄參10克,桔梗10克,黃苓10–20克,蒲公英15—20克,半枝蓮30克,石見穿30克,生甘草6–10克。痛苦悲傷者,加入理氣通絡之品,如八月札15–30克,香附12–15克,桶絡10–15克,青皮10克,絲瓜絡10–15克。並可口服困七粉(吞) 3克。
6.放射性胃腸道反應:胃腸等消化道腫瘤放療時可泛起胃腸道反應,主要表現為脾胃功能失調,如腹瀉,便秘或腹脹腹痛,噁心,食納減少等症。治療以健脾理氣、消導通腑為主。方用香砂六正人湯加減:黨參10–15克,白朮10–15克,獲苓10–20克,陳皮10克,法夏10克,廣木香10–15克,砂仁6–10克,麥芽10–15克,雞內金10–15克,石斜9克,甘草6克,積殼9–15克,自苟10–15克。腹痛者,加延胡索15克,楝子10–15克,便秘者,加生大黃(後下) 9–15克,半枝蓮30克;腹瀉者,加禦玉殼15克,黃連6–9克;有不完全性腸壅塞者,加生大黃(後下) 9–15克,沉香末(衝)3 克,檳梆10–30克,烏藥9–15克;嘔吐者,加竹茹10克,代精石(先煎) 15–30克,旋复花(布包) 10克,生薑3殼。
7.放射性直腸炎:多為盆腔或下腹部腫瘤放療時的並發症。主要症狀為:腹瀉或便秘或便血,下腹部痛苦悲傷,裡急後重。此屬熱毒蘊結下焦,傷及腸絡,治宜清熱涼血,斂陰止瀉。方用小商飲子合地榆槐角丸加減:地榆10克,槐花10克,血餘炭10克,仙鶴草10–30克,椿根皮10克,馬齒寬30克,血見愁10克,小商10克,自及10克。亦可用白頭翁湯化裁:白頭翁10–15克,秦皮9–15克,黃柏10–15克,黃連6–10克,廣木香10–15克,赤走10–15克,黃苓9–15克,銀花10–20克,地榆10–20克,槐花10–15克,仙鶴草30克,馬齒克30克。成藥如香連丸等,也有較好防治效果。大便出血不止者,還可用黑絡丹灌腸治療(黑絡丹15毫升加強的松龍乳劑1毫升,由直腸上口造瘦處或旺門直腸內灌入) ,逐日1次。
8.放射性膀脫炎:此反應系應用放射線治療宮頸癌或盆腔腫物所致,主要症狀是血尿、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暢一、下腹部痛苦悲傷等,系熱毒蘊結於下焦,濕熱下注膀脫,損傷絡脈所致。治宜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涼血止血b方用五苓散合小商飲子加減:豬苓15–20克,夜苓15克,澤瀉10克,車前子(布包) 15–30克,臼茅根30克,大前10–20克,小商10–20克,地榆10–30克,血餘炭10克,生地炭10克,蒲黃炭10克,仙鶴草15–30克,參三七粉(分衝) 6克,木通10–15克,瞿麥10克。也可用綠豆湯或生甘草泡茶頻頻飲之,以解其毒,效果良好。局部可用黑絡丹行膀脫灌注,可以止血消炎。
9.放射性肝炎:肝區放療時可泛起放射性肝炎,表現為脅腹痛苦悲傷,口乾而苦,胸悶納呆,噁心嘔吐,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苔黃膩,脈弦滑數。此系熱毒蘊結於肝膽,治宜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方用菌陳雷湯加味:茵陳15–30克,大黃10克,棍子10–15克, 丹參10–15克,丹皮10克,炒菜藏子10克,車前子(布包) 10–30克,當歸10克,夜苓15克,麥芽15克,厚朴10克。若谷丙轉氨酶增高,可加半校蓮30克,平地木15–20 克,田基黃30克;若自蛋白下降,可加黃瓦30克,黨參10–15克,自術lO–15克,意該仁15–30克;若有腹水者,加夜苓皮30 克,大腹皮30克,黨參10–15克,澤瀉15–20克。
10.放射性腦反應:經全腦照射或腦局部照射後均可引起腦水腫、顱內壓增高,主要表現為頭脹痛、噁心嘔吐等,應迅速降低顱內壓,治宜補腎利水,佐用活血化癮。方用五苓散合六味地黃丸加減:自術10–15 克,澤瀉10–20克,豬苓15–30克,山萊英10克,丹皮10克,車前子(布包)15–sO克,丹參10–15克,木通9–15克,拘祀子10–15克,胡桃肉10–15克,酸棗仁10–15克,五味子9–15克,西洋參(蒸兌)6–10克。
11.放射性腦乾和脊髓反應:放射治療頭頸部腫瘤、食管癌和肺癌時,有時劑量過大或脊髓避開不好,可引起腦乾或脊髓損傷甚至壞死發生。放射性脊髓炎,臨床表現為截癱或顱神經麻木,往往難以恢復。中醫治療宜補腎填髓,佐以活血通絡。以六昧地黃湯加減:生地10克,山萊英10克,拘祀子10–15克,女貞子10–15克,補骨脂10–15克,巴鞍天10克,當歸10克,雞血藤15克,肉京蓉10–15克,仙茅10克,仙靈牌10-15克,桑寄生10–15克,丹參10–15克,牛捺10克。處方時留意引經藥的應用,頭面部用自芷10克, 穹6克p上肢用桑校10–15克,薑黃6–10克;下肢用牛膝10克,木瓜10克;大便不通用生大黃(後下) 10克,積實6–10克;小便不利用車前子(布包) 30 克,六一散(布包)10克。
12.頭髮脫落:頭部放療,可有不同程度的脫髮,輕則頭髮稀疏,重則膜覺。治療宣滋陰養血生髮。方用生血丸和美鬢丹加減:何首烏10克,紫河車10克,阿膠(炸化衝) 10克,鹿角膠(燁化衝)10克,當歸10克,女貞子12克,生地10克,龜板20克,仙靈脾10克。並可局部外塗赤黴素軟膏。
13.月經不調:放射治療可影響黃體及卵巢功能,引起月經失調、閉經。治宜補腎壯陽,通經破癮。方用桃紅四物湯合二至丸加減:當歸10克,桃仁10克,紅花10克,川考6克,丹參15克,澤蘭12克,益母草15克,肉灰蓉10克,旱蓮草15克,女貞子12克,仙靈牌15克。並可服大黃庭蟲丸。
14.皮膚色素沉著:大劑量放療時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皮膚色素沉著,女性病人常並發月經不調。治宜溫腎壯陽,活血化痕為主。常用藥物:巳載天10克,肉桂6克,鹿角膠佯化衝) 10克,仙靈牌15克,莞絲子15克,掏妃子15克,丹參12克,當歸10克,川考6克,紅花10克,玫瑰花10克,紅雞冠花10。
15.局部組織壞死:放療有時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治療宜清熱解毒,活血通絡。常宅藥物:銀花15克,連翹15克,赤苟12克,丹皮12克,丹參15克,乳香9克,沒藥9克,雞血藤15克,地龍10克,黃民15–30克,當歸10克。
16.骨髓按捺:主要表現為外周血像下降,證見頭昏目眩,疲乏無力,心悸不寧,失眠多夢,舌質胖嫩,苔薄白,脈細弱無力。此為脾腎虧虛,氣血不足。治宜補脾益腎,補氣養血。基本方:黃茂15克,黨參15克,自術10克,陳皮10克,拘妃子12克,女貞子12克,肉灰蓉20克,補骨脂10克,旱蓮草15克,甘草5克。加減:腰酸耳鳴者,加仙靈脾12克,石富蒲10克;畏寒肢冷者,加附片5克,乾薑5克;潮熱盜汗者,加丹皮12克,五味子10克,地骨皮15克。毛髮脫落者,加何首烏30克,黑芝麻15克。並可針刺大椎、曲池、三陰交、絕骨等穴位,有一定作用。
(二)中醫藥的放射增敏作用
放療的失敗原因之?是腫瘤組織內”乏氧細胞”的影響。由於腫瘤生長速度快,血管跟不上腫瘤的生長,瘤體內的血管輪迴性差,血供不足,腫瘤組織乏氧細胞比例增加,乏氧細胞能顯著降低放射敏感性。臨床研究資料表明,中醫中藥與放療綜合應用時,對放療本身有一定的協同增效作用。如從漢防己中提取的漢防己甲素被以為是一種有但願的放射增敏劑,臨床證明有增敏效應。有人用放射加漢防己甲素治療晚期肺癌,有效率達70.3%,療效明顯進步。上海醫科大學第二病院發現放射加漢防己甲素治療,對小鼠WZ56抑瘤率明顯高於單純放療組,但對S烏18 未見增敏效應。
另外,動物實驗和臨床實踐表明,不少活血化癮的中藥如丹參、川考、紅花等均有改善微輪迴,進步腫瘤組織血液的灌注量及血內含氧量,減輕或解除腫瘤局部的乏氧狀態,因此也就增加了放射線對癌細胞的殺傷力。據報導,用丹參打針液6–8毫升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放療前靜脈滴注,滴完後即行放射,治療鼻咽癌,實驗與對照組各25例,實驗滴注20次,對照組單純放療,結果實驗組的原發灶及頸轉移灶縮小時間比對照組均勻提早7天,丹參組局部及全身副反應亦比對照組減輕。湖南醫科大學第一附屬病院報導了用川紅打針液對鼻咽癌放療增敏的研究,將80例分為川紅組與對照組,11紅組每次放療前用川考、紅花打針液(每毫升含川穹1.0克,紅花0.6克)5毫升,加10%葡萄糖500毫升,靜脈滴注,滴完後半小時內進行放療,每週5次,直至肉眼觀察鼻咽癌原發灶消失,才停用川紅液滴注,並繼承完成放療。對照組前提與實驗組基本相同,只行單純常規放療。結果:鼻咽癌原發灶所需放射劑量較對照組小,11紅組均勻4387.5士164.5拉德,對照組均勻為5312.5±238.8拉德(P (三)放療後以中醫藥鞏固療效 放射治療屬於局部性治療方法,對全身性的轉移題目無法解決。放射治療對中度敏感的癌細胞要徹底殲滅比較難題,Go期細胞及”乏氧細胞”仍舊存在,復發的危險沒有解除,況且臨床上不少病例是僅能作姑息性放療的,殘存的癌細胞有待殺滅。中醫中藥有扶處死邪的雙重作用。一方面可激發殺傷性T細胞對癌細胞的殲滅能力,另一方面能動員更多的免疫淋巴細胞和抗體包抄癌組織,使殘癌能受到繼承按捺,讓其潛在、不亂,不增殖或減慢增殖,起到帶瘤生存的作用。因此,可以以為中醫中藥是放療結束後一種最佳的接力性治療,它能繼承鞏固療效和預防腫瘤復發及轉移。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中醫治療仍以扶處死邪為主,有時因為腫瘤未能手術切除或雖已作根治放療,亦難免有殘存癌細胞,所以在扶正調理,增強抵擋力的同時,一般尚需適當給予抗腫瘤中草藥。在一些未作手術而放療的腫瘤如鼻咽癌、喉癌、上中段食管癌、惡性淋巴瘤等,在放療後應長期服用中藥以鞏固療效。中藥常以健脾益氣、滋補肝腎以扶正;解毒清熱、軟堅活血以法邪,常能取得較好的遠期效果。這裡需要誇大的是:堅持長期服用扶處死邪中藥是進步遠期療效,減少腫瘤復發的樞紐。根據我們的體會,鼻咽癌放療後患者凡是生存較長者,大都是堅持服藥時間較長且治療較徹底。有些鼻咽癌放療後頸部殘存的轉移灶均可用眼及手感慨到,如病人能長期服用滋陰生津、清熱解毒藥物,則可使局部病灶能不亂多年或發展緩慢,病人可無症狀地糊口及工作。但這些帶瘤生存的病例,往往因為某種原因間斷治療,或者因精神創傷、疲憊過度以及其他疾病的干擾,使暫時不亂的防備機構解除了武裝,殘癌則失去控製而暴發,最後則治療無效而死亡。
關鍵字:#腫瘤的中醫藥與放射治療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