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醫藥與化療聯合治療腫瘤的效果-抗癌健康網-中國一流的癌症腫瘤交流平台
腫瘤的臨床化學藥物治療,近10多年來進展較快,尤其是按照細胞動力學的特點設計鋪排的聯合序貫化療。新藥的泛起,用藥方法的改進,使化療療效進步了一大步。化療可作為全身和局部治療,能彌補手術和放射治療所難完成的任務。化療不但可單獨使用,同時也是綜合治療的重要措施。但是在目前,化學藥物還缺乏選擇性作用。化學藥物既能殺傷癌細胞,但因為其毒性較大,也會給機體帶來損傷,諸如骨髓按捺,消化道反應,心、肝、腎功能的影響,特別是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有的藥物還具有遠期毒性。而且因為實體腫瘤的細胞增殖動力學研究還不夠,化療療效仍不理想,有時也不易把握。中醫中藥能扶正培本,法邪解毒,進步免疫功能,既能減輕化療的毒副作用,保護和防止機體正常組織細胞和臟器遭受化療的傷害,又能增強機體免疫系統按捺癌細胞,對化療起增效作用,進步療效。因此,中醫藥與化療的結合,是進一步進步腫瘤治愈率的一條重要途徑。
(一)中醫藥防治化療毒副反應及合併症、後遺症
化療毒副反應主要表現在損傷氣血,脾胃失調及肝腎虧損,熱毒窒盛等證候,因此,其主要治療原則為:①補氣養血;②健牌和胃;③滋補肝腎;④清熱解毒。
化療毒副反應主要有:
1.栓塞性靜脈炎:應用對血管內膜剌激性較大的藥物時,如鹽酸氮芥、自力黴素、長春新鹼等打針後可引起靜脈炎及栓塞性靜脈炎,產生局部痛苦悲傷,靜脈變硬呈索條狀,血流不暢,沿靜脈行走線路呈玄色素沉著,可行局部熱敷,或於硬結或索條硬化處外敷化毒散膏、鐵箍散膏、龍珠膏等。內服解毒活血藥物:銀花15克,連翹15克,梳子12克,黃苓12克,雞血藤15克,丹參15克,威靈仙15克等。
2.局部組織損傷或壞死:良多化療藥物對局部組織有較強的刺激性,稍有漏出血管外,即可引起局部組織的損傷或壞死。藥物剌激皮膚的表現有:①輕度:僅有局部的腫脹,無明顯的灼熱,痛苦悲傷感,如5一氟腮喀皖、順錦的外漏。 ②中度:局部紅、腫、熱、痛顯著,如氮芥、阿糖胞營、環磷酸膠等藥物的外漏。 ③重度:局部組織發生壞死、潰殤,如阿黴素、絲裂黴素外漏後發現不及時或處理不當。抗癌藥外漏的局部反應程度取決於藥物本身的理化性質、藥物的濃度和外漏時間的是非,藥物濃度愈高,外漏時間愈長,對組織損傷愈大。其預後關健在於及時發現並恰當處理。其處理措施是:①立刻休止注藥,留存針頭,接打針器回抽;抬高患肢,減少局部血流,以免加重漏出或外漏。 ②中藥外敷以如意金黃散,或用解毒活血散:黃苓10 克,細辛5克,生石膏20克,冰片10克,川穹10克,青黛10克,黃柏10克,紅花10克,研細末,用清茶或醋調敷患處。內服涼血活血、清熱解毒之品:銀花15克,連翹15克,赤苟12克,丹皮12克,丹參15克,乳香10 克,沒藥10克,雞血藤15克,地龍10克,黃茂15–30克。如有局部壞死、潰竊,則必需逐日換藥,清除局部壞死組織,酌情選用解毒、法腐生肌的藥物外用,如:①解毒活血散(處方見上) ,清洗創面後,用清茶或醋調敷患處,外蓋無菌紗布。 ②如意金黃散:清洗創面後,可直接撒在創面上,外蓋無菌紗布,逐日1次。 ③蚤休醋磨後外敷:取蚤休5–10克,加醋5–10毫升,磨成糊狀,局部經消毒後外敷,逐日1次。
3.全身症狀:症見頭暈目炫,疲乏無力,精神萎靡,食慾不振,失眠多夢,口乾舌燥,大、小便失調,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數。此為氣虛陰虧、肝腎不足。治宜平肝潛阻,調理脾胃。方用祀菊地黃丸合歸脾湯加減:構祀子12克,菊花12克,生地12克,山萊英12克,獲苓12克,山藥12克,黨參12克, 黃茂15克,當歸12克,夜神12克,遠志6 克,酸棗仁15克,廣木香10克,天麻10克,鉤藤10克。加減:食納差顯著者,可加麥芽15克,穀芽15克,砂仁6克;氣虛自汗,動貝。汗出者,可加白朮12克,防風10克,五味子15克,重用黃民至30克。陰虛盜汗,低熱者,加地骨皮30克,丹皮12克,鍛牡蜘(先煎) 30克,五味子15克。
4.消化道反應:症見噁心嘔吐,暱逆曖氣,食慾不振,胃腕飽脹,胸悶腹脹,大便稀漉或便秘,舌苔自膩,脈弦或緩。此為邪毒內侵,脾失健運,胃氣上逆。治宜健脾理氣,和胃降逆。方用香砂六正人湯加減:黨參15克,自術10克,夜苓10克,陳皮10克, 法夏10克,廣術香15克,砂仁10克,旋复花(包) 10克,代茄石(先煎) 30克,霍香10克,甘草5克。
加減:舌紅口乾者,加麥冬15克,石倍12克;困乏嗜睡者,加佩蘭10克,慧該仁20克;大使稀漉顯著者,加麥芽15克,穀芽15克,山藥20克;便秘而體壯者,加大黃(後下) 10克,權實10克;便秘而年邁體弱者,加火麻仁10克,玄參10 克,生地20克;腹脹者,加沉香末(沖服) 5克,香附15克;腹痛者,加延胡索5克,自芷30克。
5.骨髓按捺:表現為外周血像下降,症見頭昏目眩,疲乏無力,心悸不寧,或面色少華,失眠多夢,舌質胖嫩,苔薄白,脈細弱無力。此為脾腎虧虛,氣血不足。治宜健脾益腎,補氣養血。方用脾腎方加味:黃民15——30克,黨參15克,自術10克,陳皮10 克,拘祀子12克,黨參15克,自術10克,陳皮10克,拘祀子12克,女貞子12克,紫河車10克,肉灰蓉10克,補骨脂10克,旱蓮草15克,苑絲子12克,甘草5克。加減:腰酸耳鳴者,加仙靈脾12克,石富蒲10克; 畏寒肢冷者,加附片10克,乾薑5克。潮熱盜汗者,加丹皮12克,五味子10克;毛髮現落者,加何首烏30克,黑芝麻30克。
6.口腔咽喉炎:症見口腔咽喉乾燥灼痛,粘膜破潰,吞嚥痛苦悲傷,口乾喜飲,便結尿黃,舌紅苔黃,脈弦數或細數。此為熱毒之邪灼傷津液。治宜清熱解毒,養陰生津。方用沙參麥冬湯合五味消毒飲加減:沙參15克,麥冬15克,玉竹15克,桑白皮15克,天花粉15克,銀花12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 克,連翹12克,竹葉10克,甘草5克。加減:噁心嘔吐者,加竹茹10克,陳皮10克。體虛乏力者,加自參(蒸兌) 10克(或西洋參5克) ,黃茂15克;小便短少痛苦悲傷者,加生地12克,術通12克;大便乾結體實者,加大黃(後下)·10克,積實10克;便秘而體弱者,加火麻仁10克,玄參10克,生地20克。
7.神經損傷:一些植物性生物鹼類抗腫瘤藥物對附近神經有顯著毒性,如長春新鹼、秋水仙鹼類、鬼臼毒類等,可引起肢端麻痺,全身乏力,膝臆反射低下,腸麻木,便秘,甚至偶見共濟失調。治宜活血通絡,補腎益氣。藥用絡石藤15克,雞血藤15克,首烏藤15 克,丹參12克,考10克,補骨脂12克,冤絲子12克,巴載天12克,肉灰蓉12克,骨碎補12克,生地12克,桑寄生12克,斷12克,黃茂15–30克,黨參15克,積殼10克,厚朴10克。
8.中毒性心肌炎:某些抗菌素類抗癌藥如阿黴素、柔紅黴素以及金屬藥如抗癌鎊,對心肌有毒性。用藥後可泛起心電圖ST-T段的改變,谷丙轉氨酶升高,泛起出悸,氣短,胸悶,心前區痛苦悲傷,甚至呼吸難題,浮腫等證候。治宜寧心安神,益心活血。方用五參飲加味:黨參15克,太子參15克,沙參15 克,丹參15–30克,苦參10克,麥冬12克, 五味子15克,川穹6–10克,石葛蒲12克,柏子仁12克。或用歸脾湯加減z黨參15克,黃茂15–30克,自術10克,當歸10克,夜神10克,炙遠志10克,酸棗仁15克,木香10克,龍眼肉15克,大棗15克,五味子15 克,柏子仁12克。
9.中毒性肝炎:相稱多的抗癌藥物如環磷酸膠、氨甲喋嶺、苯丁酸氮芥、更生黴素、柔紅黴素、門冬酸膠酶、阿糖胞昔、甲基節臍、農吉祥鹼、環己亞硝腺等,在長期或大劑量應用時,對肝臟均有毒性作用,產生中毒性肝炎,可表現為肝腫大,肝區痛苦悲傷,甚至泛起黃瘟,以及肝功能改變。治療宜疏肝利膽,清熱利濕。方取茵陳蒨湯加減:茵陳15–30克,大黃10克,攬子10–15克,丹參15克,丹皮12克,炒菜藏子12克,車前子(布包) 15–30克;當歸10克,柴胡10 克,鬱金10克,薑黃10克,五味子15克, 虎杖15–30克,澤瀉15克。
10.腎功能損傷:化療藥物如斑蜜素,光輝黴素、大劑量的氨甲喋嶺、自力黴素、柔紅黴素、卡氮芥等均可引起腎功能損害和血尿、蛋白尿。治宜益腎健脾,利尿通淋。方用六味地黃湯加減:生地12克,山萊英12 克,丹皮12克,山藥15克,澤瀉15克,獲苓15克,桑寄生12克,女貞子15克,旱蓮草12克,肉灰蓉12克,仙靈牌12克,自茅根30克,小商15克。
11.藥物性膀脫炎:化療藥物如環磷酸膠、喜樹鹼等用量大或使用時間過長,可引起藥物性膀脫炎,泛起尿頻、尿急、尿痛,甚至血尿。治宜清熱利濕,解毒通淋。方取五苓散合小商飲子加減:獲苓15克,豬苓15 克,車前子(布包) 15–30克,自茅根30克,小查15克,仙鶴草15–30克,地榆15–30 克,三七粉(分衝) 6克,革霹12克。
12.皮膚色素沉著及脫髮:應用環磷酸膠、爭光黴素、氟腮略院、馬利蘭、氮芥等藥物可引起局部或全身色素沉著,尤其是顏面部更為明顯,有時可發生皮莎、紅斑,常伴有脫髮、甲床色素沉著及爪甲變形。環磷酸膠、長春新鹼、阿黴素等均易引起脫髮,停藥後有時脫髮仍會繼承。治宜清熱涼血,活血化痰。藥用丹皮12克,生地12克,赤走512克,紫草10克,拘祀子12克,首烏15克,女貞子12克,雞血藤15克,當歸12克。
13.閉經:應用多數燒化劑均可影響垂體及卵巢功能,引起閉經或卵子減少。治宜補腎壯陽,通經破癮。方用金匱腎氣丸合桃紅四物湯加減:女貞子12克,旱蓮草12克,肉桂6克,附子6–10克,熟地15克,山藥15克,肉灰蓉15克,當歸12克,川穹10克,丹參15克,澤蘭15克,益母草15,桃仁10 克,紅花10克。
14.藥物性皮炎:應用氨甲喋嶺、更生黴毒、柔紅黴素、左旋門冬戳膠酶、環磷酸膠等可直接、間接引起皮炎,輕者皮膚粗拙、瘦癢、著色,重者隆起顆粒,皮膚增厚,水腫,發紅,丘莎甚至皮損難愈。治宜養血滋陰,清熱解毒。局部外用花椒、白磯水清洗及三黃軟膏、蛋清等外敷,內服養血滋陰解毒方:當歸12克,首烏12克,熟地12克,阿膠(炸衝) 10克,女貞子12克,天花粉15 克,麥冬12克,地膚子15克,自鮮皮15–30克,赤走) 12克,丹皮10克,銀花15克,蒲公英15克,乾薑3克。
(二)中醫藥對化療藥物的增效作用
臨床上有些扶正中藥,包括提取的多醣類藥物,與化療藥物伍用,不但能減輕化療的毒副反應,而且還能增強其療效。例如:我院以豬苓多醣配合化療治療44 例肺癌患者,同時以單純化療19例作對照,結果表明,配合豬苓多醣組比單純化療組腫瘤縮小率高,2年生存率高於化療組。此外,伍用豬苓多醣組還能使患者增進食慾,增加體重,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進步。中醫研究院廣安門病院用黨參15克,自術10克,獲苓10克,拘祀子15克等健脾益腎扶正中藥治療N期胃癌200例,5年生存率E期為51. 65%,N期為23. 64%,顯著高於海內外純西醫治療5年生存率。
近年來,海內醫界對中藥扶正培本配合化療能防治或減輕副反應的熟悉基本一致,報導的資料也較多。跟著化療毒副反應的減輕,不但保證了化療療程的完成,讓化療藥物充分發揮作用,還起到對化療增效的作用。
關鍵字:#中醫藥與化療聯合治療腫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