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由於IL-2在LAK細胞的產生、增殖和生長中起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在臨床抗腫瘤治療時常把LAK細胞、IL-2聯合使用構成過繼性免疫療法。
細胞因子是由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和相關細胞(纖維母細胞、內皮細胞等)合成分泌的一類分子蛋白或糖蛋白的大家族,是細胞與細胞間聯繫或活化的介質。
1. 干擾素(IFN)
IFN除了具有非特異性殺傷、一直腫瘤作用外,還能使多種效應細胞的前體活化、增殖,提高殺傷腫瘤活性和降低各種一直因子的作用,簡介提高宿主的抗腫瘤反應。
IFN對肝轉移癌效果好,對毛細胞白血病、成骨肉瘤、基底細胞癌、腎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都較有效。 IFN的不良反應主要是出現流感樣症狀,如疲倦、肌酸痛、寒戰、發熱、頭痛等。開始使用時可遵醫囑在註射前30分鐘口服吲哚美辛(消炎痛)25mg或酚咖片(百服寧)1片。
2. 白細胞介素-2(IL-2)
IL-2抗腫瘤效應主要表現在誘導活化體內的腫瘤殺傷細胞,特別是誘導激活LAK細胞。
由於IL-2在LAK細胞的產生、增殖和生長中起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在臨床抗腫瘤治療時常把LAK細胞、IL-2聯合使用構成過繼性免疫療法。 IL-2治療的不良反應主要有寒戰、發熱,嚴重者可能出現低血壓、向心性水中,即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徵。
3. 集落刺激因子(CSF)
CSF能刺激骨髓幹細胞增殖、分化、成熟和釋放,促進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復,對大劑量化療的開展很有幫助。臨床常用於腫瘤化療、放療引起的骨髓抑制。
注意不能和化療藥物同時使用,應在化療藥物給藥結束後24~48小時或下一個化療週期開始前48小時應用,才能發揮刺激骨髓的最大效果。用量和用藥時間應根據患者化療的強度和中性粒細胞下降的程度決定。不良反應與使用劑量和個體敏感度有關。個別病人可能出現頭痛、骨痛、肌酸痛、心跳快、低熱、噁心、嘔吐、胸部緊迫感等。上述不良反應較輕微,易於耐受,一般不需特別處理,停藥後症狀即可消失。
關鍵字:#腫瘤的細胞因子療法有哪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