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推拿手法作用於體表局部,在局部通經絡、行氣血、濡筋骨,並且由於氣血循著經絡的分佈流注全身,能影響到內臟及其他部位。
中醫推拿的作用是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滑利關節。 《素問·血氣形志篇》中說:“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藥。”《素問·舉痛論》中說:“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泣,脈泣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氣至則痛止矣。”《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中說:“因跌撲閃失,以致骨縫開錯,氣血鬱滯,為腫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經絡,以通鬱閉之氣,摩其壅聚,以散瘀結之腫,其患可愈。”
推拿手法作用於體表局部,在局部通經絡、行氣血、濡筋骨,並且由於氣血循著經絡的分佈流注全身,能影響到內臟及其他部位。如按揉背部十一、十二椎旁開一寸半的脾俞、胃俞能健脾和胃,按點合谷穴可止牙痛。由此可知,推拿治病不僅是以痛為輸,而且還必鬚根據經絡聯繫的原則,循經取穴。
推拿對局部組織的作用,據觀察,直接接觸肌膚操作的摩擦類手法,可以清除衰亡的上皮細胞,改善皮膚呼吸,有利於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增強皮膚光澤和彈性;強刺激手法,可引起部分細胞蛋白質分解,產生組織胺和類組織胺物質,加上手法的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綜合作用,促使毛細血管擴張,增強局部皮膚肌肉的營養供應,使肌萎縮得以改善,損害的組織促進修復;手法的斷續擠壓,可增快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由於病變部位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的改善,加速了水腫和病變產物的吸收,使腫脹攣縮消除;牽拉、彈撥、整復等一些手法,如運動關節類手法,可解除軟組織的痙攣、粘連、嵌頓和錯位。
通過神經、體液,局部操作的推拿手法能對整體和其他組織產生作用。推拿能調整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的相對平衡。緩和較輕而又節律的手法,反复刺激,對神經有鎮靜抑制的作用。急速較重、時間較短的手法,對神經有興奮的作用。根據脊髓節段反射,推拿頸部,可以調節上肢及腦內血液循環,降低顱內壓,並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在l~2胸椎部,用振動和叩擊的手法,能引起心動反射,表現為心肌收縮;振動叩擊1~2腰椎,可使小骨盆充血;捏脊,可引起胃腸蠕動增快;按壓缺盆穴處的交感神經星狀結節,可發生瞳孔擴大,血管舒張,同側肢體皮膚溫度增高;推拿下腹部及大腿內側,可引起膀胱收縮而排尿,治療尿瀦留;推拿腹部可促進胃腸蠕動和消化腺分泌。
推拿尚可引起血液成份和代謝變化。實驗室證明:推拿後白細胞總數和吞噬能力增加,白細胞分類變化中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紅細胞輕度增加,血清中補體效價、氧的需要量、排氮量、排尿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泄量也都有增加。
推拿的作用,主要是改善機體的功能,但並不是推拿只能治療功能性疾病,對器質性疾病無能為力。我們知道,所謂的器質性病變和功能性病變,是不能截然分開的。人體某一組織發生器質性病變,必然表現出功能性障礙;被稱為功能性的疾患,也可能有形態改變。治療疾病,有的是直接改善器質的病變,使障礙的功能得到消除;有的是通過調整功能,使器質病變得到恢復。推拿治療器質性疾病的途徑是後者。例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這種器質病變,經過腹部和背部的推拿,改善胃腸功能,使壁龕癒合。
關鍵字:#推拿按摩改善機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