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創新合作,羅氏拓展中國肺癌治療版圖
特泊替尼由德國默克公司研發,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MET抑製劑。它於2023年12月在中國獲批上市,用於治療經腫瘤組織活檢或液體活檢確認攜帶間質上皮轉化因子(MET)外顯子14跳躍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其已於2024年底被正式納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4年)》,並於2025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進一步降低了患者的治療負擔。
通過此次合作,羅氏將進一步提升特泊替尼在中國的臨床應用和患者可及,使更多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能獲得更好的生存獲益。同時,這也是羅氏拓展肺癌治療領域版圖的重要一步,通過商業合作豐富產品管線,讓更多創新好藥惠及中國患者。
默克中國醫藥健康董事總經理張巍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夠與羅氏達成此次戰略合作,共同推進特泊替尼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商業化進程。作為一款創新的肺癌治療藥物,特泊替尼展現了顯著的臨床潛力。默克始終致力於將全球領先的創新藥物引入中國,此次合作是我們踐行'齊心為病患'的重要一步。我們期待通過與羅氏的強強聯合,加速其在中國的可及性,切實造福患者。未來,默克也將積極探索創新合作模式,為中國患者帶來更多治療選擇,助力'健康中國2030'宏偉目標的實現。”
羅氏製藥中國總裁邊欣指出:“我們非常欣喜能和默克達成此次合作,並以此將羅氏肺癌靶向治療從原有的ALK+、NTRK/ROS1+進一步拓展到METex 14跳躍突變,惠及更多患者。中國肺癌患者基數龐大,存在巨大的未滿足的臨床需求,羅氏多年深耕肺癌領域,始終努力推動肺癌標準化診療。未來,羅氏將繼續加速全球原研創新藥在華落地,並在中國積極引進具有管線協同與卓越商業價值的創新產品,與各方通力合作優勢互補,為中國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療選擇,助力他們實現更高質量的長生存。”
推動規範化診療,為更多肺癌患者帶來曙光
肺癌作為全球範圍內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惡性腫瘤,其中非小細胞肺癌佔比約85%-90%。 METex 14跳突作為一種相對少見的基因突變,在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發生率約為1%-4%。由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基數龐大,攜帶該突變的患者數量並不少,治療需求大。
特泊替尼是一款口服高選擇性MET 酪氨酸激酶抑製劑(MET-TKI),擁有弱鹼性母核結構,易在腫瘤組織濃集,具備近10倍增強的c-MET蛋白結合力及強大的血腦屏障穿透能力,提升療效的同時也確保了藥物的安全性,使得METex 14跳突NSCLC患者能夠在長生存的同時,更高質量的生活。
基於全球多中心的II期臨床研究——VISION研究數據,特泊替尼目前已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超過3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批。
作為VISION研究在中國的主要研究者,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表示:“作為深耕肺癌領域數十載的臨床研究者,我始終認為,推動創新藥物落地中國、惠及更多中國患者是醫學工作的終極使命。羅氏與默克就特泊替尼達成的戰略合作,正是這一使命的生動實踐——通過強強聯合,提高創新藥物在中國患者中的可及性、使更多患者能夠享受到更好的診療,這不僅是商業層面的共贏,更是對'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積極響應。”
“特泊替尼的臨床價值已通過紮實的研究數據和真實世界結果驗證。尤為振奮的是,特泊替尼在亞裔人群中的初治療效表現更為卓越: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16.5個月,中位生存期(mOS)達32.7個月,這一數據相較既往標準治療實現了質的飛躍。這提示我們,通過對METex 14跳躍突變等特定靶點開展靶向精準治療,能顯著延長患者生存,改善腫瘤患者預後差、生存期短的現狀。而亞裔數據的優勢,也印證了針對中國人群開展本土研究的必要性——唯有立足本土數據,才能為患者制定最精準的治療策略。”吳一龍教授表示。
從靶向藥物到免疫藥物、從非小細胞肺癌到小細胞肺癌、從晚期肺癌到早期肺癌,多年來羅氏持續深化肺癌領域佈局,通過科學探索、臨床驅動、商業合作等舉措加速創新藥物的可及,為更多肺癌患者帶來曙光。未來,羅氏也將始終堅定不移踐行“在中國為中國”的鄭重承諾,進一步加強與中國創新生態夥伴的合作,以中國患者為中心打造更多豐富有效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服務”,推動中國診療走向國際前列。
家庭醫生在線(www.familydoctor.com.cn)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關鍵字:#羅氏製藥與默克戰略合作拓展中國肺癌治療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