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化療是目前惡性腫瘤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其導致的噁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是惡性腫瘤患者最為恐懼的不良反應之一,如不能有效控制該症狀往往還會產生一系列的相關並發症。
依據其特點化療引起的噁心、嘔吐可分為急性噁心嘔吐、遲發性噁心嘔吐和預期性噁心嘔吐三類。
1、急性噁心嘔吐: 是指發生於給予化療藥物後24小時以內發生的噁心嘔吐。一般而言,該類型噁心嘔吐的程度常常最為嚴重。
2、遲發噁心嘔吐:是指發生在給予化療藥物24小時以後的噁心嘔吐。儘管其嚴重程度多較急性噁心嘔吐減輕,但往往持續時間較長,對患者營養狀況及生活質量造成惡劣影響。
3、預期性噁心嘔吐:常見於既往化療期間噁心嘔吐症狀控制不良的患者,其特點是噁心嘔吐多發生於化療前或化療給藥的同時。此類型為條件反射所致,如患者看到醫院的環境、醫生乃至白大衣即可誘發噁心嘔吐。
臨床上,噁心嘔吐的程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化療藥物致吐性的強弱、藥物的劑量、用法以及是否合理、有效應用止吐藥等,依據致吐性強度將常見化療藥物可分為以下幾類:
(1)、高度致吐藥:順鉑、氮烯咪胺、環磷酰胺(≥1000mg/m2)。
(2)、中度致吐藥:卡鉑、異環磷酰胺、阿黴素、紫杉醇、阿糖胞苷。
(3)、低度致吐藥:足葉乙甙、甲氨喋呤、5-氟脲嘧啶、長春花鹼、長春新鹼、絲裂黴素。其他方面的因素包括: 1、年齡:化療引起的嘔吐更常見於年輕人。 2、性別:女性常較男性更易發生且症狀更為嚴重。 3、飲酒史:有飲酒史的患者在給予合理止吐處理後,常可使噁心嘔吐症狀得到較為理想的控制。這可能與具有飲酒史患者受體位點的敏感性較低相關。 4、既往化療:既往化療期間噁心嘔吐控制不良的患者,後續止吐藥物治療效果常常難以令人滿意。
目前最為有效控制噁心嘔吐症狀的方法是使用止吐藥物,目前常用於止吐治療的藥物有吩噻嗪類(如非那根,苯海拉明等)、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如胃復安等)、抗組胺藥等。 1987年高選擇性5-羥色胺3受體拮抗劑的問世揭開了止吐治療嶄新的一頁,一批5-羥色胺3拮抗劑的衍生物相繼應用於臨床,如恩丹西酮(商品名:歐貝等)、格拉司瓊(商品名:樞丹等)、托烷司瓊(商品名:嘔必停等)、阿扎司瓊(商品名:歐立康定等)等。其止吐機理在於:細胞毒性化療藥物可引起消化道黏膜尤其是迴腸黏膜損傷,後者導致腸上皮嗜鉻細胞釋放5-HT,並作用於迷走神經的5-羥色胺3受體或通過興奮化學感受器傳遞遞質,從而作用嘔吐中樞引起嘔吐反應, 5-羥色胺3受體拮抗劑主要通過高選擇競爭性地阻斷消化道黏膜釋放的5-羥色胺與5-羥色胺3受體結合,從而具有抑制噁心嘔吐的作用。因其治療化療導致急性嘔吐方面有效率高、耐受性好,目前常被作為噁心嘔吐治療首選藥物。但應當注意到5-羥色胺3受體拮抗劑須在靜脈推注30分鐘後方能發揮止吐效果,因此為有效的預防化療所致的急性噁心嘔吐,應在止吐藥起效後方可用化療藥。一般而言,5-羥色胺3受體拮抗劑臨床耐受性良好,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頭痛、便秘、腹瀉、輕度的轉氨酶升高等。過量可能出現幻視和血壓升高。
從患者自身而言,焦慮、抑鬱、情緒不良均可使血液中5-羥色胺增高,從而加重噁心嘔吐症狀。保持樂觀情緒及適當加用小劑量抗焦慮藥物(如舒樂安定)和小劑量胃腸動力藥物(如胃復安、嗎丁啉)等,對改善化療後噁心嘔吐症狀亦有幫助,服藥時間宜於睡前或飯前半小時。在飲食方面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及有強烈氣味的食物,如臭豆腐、熏烤製品等;另外某些含5-羥色胺豐富的食品如香蕉、核桃、茄子等亦不宜過多攝入,注意少食多餐,進食後切忌立即臥床,適當限制餐前餐後1小時的飲水量,以免食物反流而引起噁心感, 均有助於減輕化療後噁心嘔吐症狀。
關鍵字:#化療所致噁心嘔吐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