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組織、細胞或器官移植,以代替喪失功能的組織、細胞或器官,是現代醫學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移植排斥則是機體免疫系統對移植抗原產生的免疫應答所引起。
通過組織、細胞或器官移植,以代替喪失功能的組織、細胞或器官,是現代醫學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移植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有效控制移植排斥,而移植排斥則是機體免疫系統對移植抗原產生的免疫應答所引起。由於器官移植患者術前即存在器官功能不全,手術創傷大,術後需要常規應用免疫抑製藥物治療,免疫抑製劑是對機體的免疫反應具有抑製作用的藥物,能抑制與免疫反應有關細胞(T細胞和B細胞等巨噬細胞)的增殖和功能,能降低抗體免疫反應。移植術後患者在早期容易發生感染性並發症和手術技術相關性並發症。因此,控制抑制排斥也就是控制免疫應答。
根據移植物的來源及供、受者遺傳背景的異同性,可以將移植分為四種類型:自體移植,是指移植物取自受者自身,如燒傷病人的創面用自身健康的皮膚移植修復。此類移植不會發生移植排斥現象,如無感染等意外,均可移植成功;同系移植,是指移植物取自與受者基因完全相同或非常近似的供者個體,如單卵雙胞胎之間或近交系動物之間的移植,這種類型的移植類似自體移植,一般不會產生移植排斥;同種異型移植或稱同種異基因移植,是指同一種屬內不同遺傳基因個體之間的移植。因為供、受者之間遺傳背景不同,常常發生移植排斥反應,而移植排斥反應的強弱取決於供、受者之間遺傳基因差異程度。刺激產生同種異型移植排斥的抗原即移植抗原主要是由MHC編碼的MHC分子;異種移植,是指不同種屬之間的移植,如將豬的器官給人移植。這種移植因遺傳背景差異較大,常常發生強烈的排斥反應。
根據反應發生的時間,分為三類,⑴超急性排斥,指發生於移植手術後數分鐘到數小時內,常常因為受者體內早已存在的抗體引起。當移植物與受者血管接通後,受者的抗體成分進入移植物,與移植物中的抗原結合,激活補體系統,很快引起出血、水腫、血栓形成、嗜中性粒細胞浸潤等病理改變,導致移植器官急性壞死而喪失功能。 ⑵急性排斥,指發生於移植手術後數天到數週內,是由效應T細胞和抗體介導移植物免疫損傷,其中T細胞起到關鍵作用。 CD8+T細胞參與急性排斥反應,且是最主要的參與急性排斥反應的效應細胞。 ⑶慢性排斥,指發生於移植手術後數月、甚至數年,是急性排斥反復發作的結果。受者體內CD4+T細胞不斷活化,產生具有效應的Th1和Th2細胞,它釋放的細胞因子激活巨噬細胞,導致慢性炎症。這些慢性炎症和損傷多發生於血管壁,使得血管內皮細胞遭到持續性損害,最終血管內腔變窄,進而出現動脈血管硬化。因為血管的纖維化和硬化,最後導致移植器官組織破壞、功能喪失。由於長期應用免疫抑製藥物,器官移植受者容易罹患移植術後新發腫瘤、移植術後新發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心腦血管疾病等並發症。移植術後患者需定期門診隨訪檢查,以期早期發現和治療上述並發症。
排斥反應是器官移植患者需要終生警惕的問題。目前臨床上常規應用免疫抑製藥物進行預防。術後早期是排斥反應的高發時間,常需聯合應用大劑量免疫抑製藥物進行預防,隨著移植術後時間的延長,排斥反應的發生風險逐漸降低,可以逐步降低免疫抑製程度。依據移植物種類不同,移植術後的免疫抑制方案也存在較大差異,其中肝臟移植術後排斥反應的發生率較低、程度也較輕,因而術後應用的免疫抑製藥物劑量也最小。對於急性排斥反應,可以採取激素衝擊和增加免疫抑製藥物濃度等方法進行治療,而對於慢性排斥反應,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逆轉措施,主要以預防為主。醫學上給予延長移植物存活的措施,尋求與受者MHC相配的供者組織或器官;使用免疫抑製藥物;誘導移植耐受。
關鍵字:#腫瘤移植患者跟免疫力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