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熊頓表示,她堅信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要抱著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心態。 “希望各位看官跟我一起經歷一段苦中作樂的新鮮經歷。”
“2011年8月21日清晨,我病了,剛起床走到房門口就轟然倒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完全不省人事,並且……全裸。”漫畫《滾蛋吧腫瘤君——記我這一半苦逼一半二逼的病院生活》開頭說道,這部尚在連載中的漫畫詼諧幽默,在天涯社區和新浪微博獲得數百萬點擊量,熊頓也被網友們稱為了“勵志姐”。
儘管漫畫情節有稍許誇張,但熊頓的樂觀精神讓看客備受感動。熊頓表示,她堅信沒有走不出的困境,只要抱著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心態。 “希望各位看官跟我一起經歷一段苦中作樂的新鮮經歷。希望我的漫畫能讓大家覺得有趣,並真誠的祝愿自己能快快好起來~!!!”
癌症病人的心理如何逐步變化
熊頓的樂觀精神難能可貴,但可以想像她必定也是經歷了一番思想調整才能如此豁達。儘管當前癌症並非一定無藥可醫,但在不少人眼中它仍是死亡的前奏,不難想像,病人一旦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往往會產生許多不良心理反應,而這種心理不僅與正常人的心理不一樣,與其它病患者的心理也不一樣。
那麼病人常見的心理變化有哪些呢?抗癌健康網指出,癌症病人常見的心理變化特點有:依賴性增加,行為變得幼稚被動;自我為中心意識增強,總認為自己應受到別人的關懷和照顧;疑心加重,敏感;主觀感覺異常,情緒易激動,焦慮和恐懼,害怕孤獨等等。
病人的心理一般都要經歷從恐懼期到沮喪期的過程。那麼癌症病人該如何進行心理調節呢?
抗癌健康網建議,癌症患者可以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積極地做些事情(例如工作、鍛煉、興趣愛好等);要勇於面對現實,主動了解帶癌生存的抗癌勇士們的生活經驗,多閱讀鼓勵人與疾病和厄運抗爭的書籍,增強精神安全感和抗癌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處世,難得糊塗;還要積極尋求心理平衡點,學會淡忘過去,展望未來。除了自我心理調節和他人的心理疏導之外,還有很多有效有趣的療法,如音樂療法、按摩療法、幽默療法、咽津療法等。
一些臨床醫學專家們發現,通過想像(自我暗示)可以提高免疫細胞數量,對各種病人都有不同的療效。據美國專家統計,159名被醫院宣布活不到一年的癌症患者,經過想像療法治療,最少活了20個月,有1/4的病人部分或全部恢復了健康。
另外,對於療效上收到效果的病人,應及時鼓勵病人,保持樂觀心態,堅持配合治療和護理,做戰勝疾病的強者;對治療產生懷疑的病人,反應了病人對治療疾病信心不足,可由病人信任的醫護人員講明疾病的發展規律,現代的醫療手術能達到減輕或治癒的程度,並保證治療不會給病人帶來嚴重後果等。
關鍵字:#從腫瘤君看癌症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