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放射工作者經常接觸射線,由於防護不當,易發生皮膚癌、骨肉癌和白血病。
一,關於化學因素
環境中某些化學藥品以某種方式作用於機體後,即產生腫瘤。這些化學品叫做致癌劑(carcinogen)。例如,煤焦油、瀝青、粗臘油、雜酚油、蒽油等都有一定的致癌作用。煤瀝青中含有一種致癌物質,能使從事煤瀝青工作的工人發生膀胱癌。 3、4─笨並芘塗於皮膚可誘發皮膚癌,也可誘發肺癌;黃曲霉素(aflatosin)對肝癌的發生有一定作用。目前已知的致癌劑約有1000餘種,人類約90%的癌症與環境中的化學物質的作用有關。
二,關於物理因素
物理的致癌因素包括長期的慢性刺激、紫外線照射、各種輻射、機械刺激、創傷以及熱刺激等,都可能與癌變有關。例如:放射工作者經常接觸射線,由於防護不當,易發生皮膚癌、骨肉癌和白血病。日本長崎和廣島兩地的原子彈受害者的白血病和皮膚癌的發病率都很高,據分析,人類的惡性腫瘤約5%是射線誘發的。
關鍵字:#致癌的化學及物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