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提醒:宮頸癌呈年輕化早預防是關鍵
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婦女所患癌症當中,其發病率僅次於乳腺癌,且發病年齡也呈年輕化趨勢。在發達國家,宮頸癌發病率明顯下降,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對病變早期的診斷和治療;而在發展中國家,由於篩查工作不完善,宮頸癌發病率是發達國家的6倍。小編建議,有性生活的婦女應該每年做一次宮頸TCT篩查,以便早期發現宮頸的病變,及時阻斷它進一步發展為宮頸癌。
趨勢:發病年齡提前了五年
宮頸是保護女性生殖系統的健康衛士,它分泌宮頸粘液,能防止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進入盆腔。然而,宮頸也是最易“受傷”的器官,如性生活創傷、產傷、手術損傷等,引起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多種感染。這也使得宮頸癌成為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嚴重危及婦女生命健康。
據了解,全世界每年新增宮頸癌患者46萬人,其中,我國每年新增病13萬人,接近全球總數的1/3,大多為中晚期,且每年約有5.3萬女性死於宮頸癌。
婦科專家介紹,宮頸癌高發年齡為34—50歲,其中40歲以下者佔34%,40歲以上患者佔66.6%。然而,近年來,宮頸癌患者年齡呈年輕化趨勢,30-35歲發病比例增多,發病年齡較以往提前了5年。嘉禾悅康醫院的婦科還曾接到過26歲的宮頸癌患者。這在某種程度上,與社會的進步、開放、發展,生活水平提高,性觀念轉變等因素有關。
當然,除了性生活過早、過於頻繁、不衛生等行為易導致宮頸癌高發之外,早婚、早育、多產,以及宮頸糜爛、病毒感染、代謝異常、吸煙等等也是其中一些因素。
防治:定期體檢是關鍵
宮頸癌早期表現為性交後或婦科檢查後少量出血,以後可能月經間期或絕經後少量不規則出血。陰道排液,白帶增多,漿液性、膿性白帶,米湯樣血性惡臭白帶。晚期還伴有持續的腰骶部或坐骨神經痛,陰道流血增多,甚至發生致命性大流血。婦科專家提醒,出現上述症狀時,不可大意,而應到正規醫院檢查,找婦科醫生檢查,並規範治療。
“宮頸癌是一種感染性疾病,是可以預防的,早期發現是可以治癒的!”婦科專家解釋說,由於宮頸癌存在較長的、可逆轉的癌前病變期,如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癒後效果將非常好。因此,宮頸癌的篩查和預防有著重要的意義。
婦科專家指出,宮頸癌病人往往可以檢測出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一般通過“三級階梯”篩查即可確診。第一級為宮頸細胞學檢查,第二級為陰道鏡檢查。如在陰道鏡指導下發現宮頸異常部位,應進行第三級,即病理組織學檢查。她建議,有性生活的婦女應該每年做一次宮頸細胞學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宮頸的病變,即阻斷它進一步發展為宮頸癌。
此外,婦科專家也強調,預防宮頸疾病,應從合理性生活開始,不要開始得過早、過於頻繁。性生活衛生也極為重要,能減少不利的因素對宮頸的刺激。一般來說,提倡晚婚、少育。
關鍵字:#宮頸癌年輕化預防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