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癌症放療治療的三大難點
放療就是放射治療。按射線不同,放療有兩類,一類是電磁輻射,常用60鈷和加速器(高能量X線);另一類是粒子輻射,包括中子放射、質子放射、氦離子放射和負π介子放射。目前主要採用前一類。按照射距離不同,放療又分為遠距離放射和近距離放射。
60鈷、加速器,距離人體80-100厘米,屬遠距離放射;將放射性核素外麵包裹上一層金屬,製成針、管、粒子,置於組織或器官內,稱腔內放療,置入腫瘤組織內,稱間質內放療,統稱為近距離放射治療。
臨床上70%的癌症患者需要放療。單純放療可以使某些癌症得到良好治療效果甚至治愈。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在早期鼻咽癌患者達70%以上;子宮頸癌I期患者90%以上,II期70%左右,III期40%左右;I期何杰金病(一種惡性淋巴瘤)患者70%;I期非何杰金病(另一種惡性淋巴瘤)患者90%;早期喉癌患者5年生存率70%,能保存喉功能;早期精原細胞癌和早期前列腺癌患者80%。對於其他一些癌症,放療可改善症狀。
但放療有以下三“難”:
一“難”:放射線難以殺傷全部癌細胞。放療是利用物理因素殺傷癌細胞,放射線進入人體後,產生電離作用。電離產生兩種作用:一是直接作用,引起癌細胞內DNA分子鏈斷裂;二是間接作用,放射線使水分子電離,產生H 、OH—兩種離子。這是兩種自由基,可間接作用於癌細胞內DNA分子鏈,引起分子鏈斷裂。目前常用的60鈷和加速器係以間接作用為主。
放療對癌細胞DNA的間接作用,需要氧的存在。換句話說,如果癌組織內缺氧,則放射線便不能發揮電離作用。有人統計,在晚期癌腫尤其是體積甚大的癌腫內,至少30%癌細胞處於缺氧狀態。也有人估計,如果癌細胞與營養牠的毛細血管之間距離超過150微米,癌細胞便不能得到充足的氧。在缺氧情況下,無論是60鈷的γ線,還是加速器的高能X線,均不能有效產生自由基,也就不能有效地引起癌細胞死亡。
另外,癌細胞的增殖有周期。有的處於靜止狀態,稱為細胞增殖的G0期;一定時間以後,靜止狀態的癌細胞進入合成期,即M期,然後又可進入G0期,如此周而復始。放射線只能殺滅增殖狀態即M期癌細胞,而對靜止期癌細胞無能為力,即使這些癌細胞受到損傷,也往往損傷不嚴重,細胞內DNA可迅速修復而重又活躍。
為了克服上述“難”,放療應有節律進行,一般每天一次,每週進行5次。這樣可以有一休整期,讓那些處於靜止狀態的癌細胞和處於缺氧狀態的癌細胞轉變為增殖狀態的含氧量高的癌細胞,從而提高對放療的敏感性。
二“難”:難以對所有癌腫進行有效治療,即部分腫瘤對放射線不敏感。一般說來,消化系統的癌腫,如胃癌、結腸癌、肝癌,放療對之的效果不超過50%,更不可能獲得根治。
關鍵字:#癌症放療治療的三大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