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關鍵在於“規範化”的治療
中國醫學論壇報
當前,由於濫用藥物和醫療事故糾紛頻頻出現,非腫瘤化療專業的醫師能否從事常規化療已引起了廣泛爭論。
人們常常引用著名的北美多中心協作組NSABP的首席專家Bernard Fisher教授是外科醫師的例子來說明外科醫師做化療是天經地義的。 10年前,本人在訪問匹茲堡的一次小聚會上有幸見到了Fisher教授夫婦。我們除了回憶起1972年Fisher教授參加的首批醫學代表團隨尼克松總統訪華時會見我院吳桓興、李冰教授的熱烈場景外,還談到了NSABP的工作。 Fisher教授特別強調了他們有一支多學科的隊伍(Multidisciplinary team),共同商討制定方案和監督方案的全程實施。他謙遜地說,他向這支隊伍中的腫瘤內科醫師學到了很多東西,共同探討了乳腺癌新輔助治療的領域。一些新輔助治療方案已成為現代治療的標準方案。這一實例說明不在於哪科的醫師在做化療而在於是否實行規範化的治療,這是問題的核心。而規範化治療的方案是多學科共同研究制定的,這就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臨床研究的順利進行,病人能得到最好的治療並受到最小程度的傷害。
3年前,在美國M. 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一次學術交流會上,國際知名的肉瘤專家Robert Benjamin教授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治療小組,包括腫瘤內科、外科、心臟科和病理科的專家,他們分別談了用大劑量順鉑/表柔比星96小時灌注法使管內瘤達到90%以上病理壞死後手術切除的成功範例。該方案使心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這就是主導性化療?primary chemotherapy?概念產生的由來,顯然,這又是一個多學科隊伍制定的規範化治療方案。腫瘤內科醫師和心臟科專家共同研究了大劑量給藥的同時使心臟得到保護的方案,又在外科醫師的幫助下,達到了根治的目的。
2002年11月,在國際肺癌研究學會(IASLC)、中國抗癌協會臨床腫瘤協作中心(CSCO)和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支持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和中國醫學科學院成功組織了首屆北京國際肺癌會議。會上,國際肺癌界的知名專家們多次問及中國是否有治療腫瘤的多學科隊伍,我們難以回答。這種隊伍不是幾科醫師坐在一起討論而臨時湊合起來的,而是從組織行政結構上就是一支隊伍。我國目前在這方面基本上剛剛起步。之所以必須是一支隊伍,就是因為隨著高科技的發展,東西分工越來越細,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有限,不可能樣樣都學,樣樣都會,因此必須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取長補短;才能了解其他學科的深奧之處;才能知道自己知識面的不足;才能製定出規範化的治療方案;才能真正給病人帶來好處。
目前,在我國衛生醫療行政部門專業行醫執照的規定還未能細化到發達國家水平時,建議非腫瘤內科醫師化療需要有一定的基本訓練並使用標準化的方案。不能再出現某權威醫院用NP方案(DDP 50 mg/日×5日+NVB)給一位老年婦女術後化療而致死的慘痛教訓。
關鍵字:#關鍵在於規範化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