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10%癌症與遺傳相關4類癌症最容易遺傳-抗癌健康網-中國一流的癌症腫瘤交流平台
我們知道 ,癌腫不是朝夕之間說得就得的 ,一般正常的細胞組織發展為惡性腫瘤 ,需經過 10年 ,甚至更長時間。在這漫長時日之中 ,致癌和促癌因素與抑癌因素雙方相抗爭 ,如果致癌、促癌因素佔了上風 ,壓倒機體抑癌因素 ,就容易導致某一臟器細胞發生突變 ,代謝異常 ,分裂增生 ,當癌變細胞超過一定數量後 ,人便會得癌症。
那麼 ,癌症與遺傳有無關係呢 ?這要看屬於哪種癌。如某些細胞突變而成了癌細胞 ,它分裂增生並伴隨生命的終結而死亡 ,一般不會遺傳給後代 ,這種情況屬於“非遺傳型癌”。如果是生殖細胞惡變為癌細胞後 ,裡邊的遺傳基因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可將異常的信息密碼傳給子女 ,使後代罹患癌症 ,這種癌屬於“遺傳型癌”。科學家發現 ,某些癌症的遺傳與家族史密切相關 ,如乳腺癌患者中 ,尤其是絕經期發生乳腺癌並且是兩側均為乳腺癌者 ,遺傳因素起著重要作用。在顯性遺傳的家族中 ,每一代都有乳腺癌病人 ,連男性也難逃厄運。有關學者在對肺癌的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 ,肺癌與遺傳有關。
某些家族中第一位被確認為肺癌的病人 ,醫學上稱為“先證者”。先證者的後代患肺癌的危險性比一般人群高 2. 4- 2.7倍 ;如孿生子患肺癌 ,其細胞類型、病情和預後完全一致。日本學者通過調查研究表明 ,肺鱗癌患者中 35. 8%有家族史 ;肺泡細胞癌的女性病人中 ,有家庭史的佔 58. 3% ,他們的雙親中有 3/4患肺癌。有肺癌家庭史不吸煙的女性,要比無家庭史不吸煙的女性發病率高 5倍 ;有家族史又吸煙者比無家族史不吸煙者高 30倍。我國學者通過對食管癌高發區大規模人群調查發現 ,食管癌有明顯家族史 ,許多家族中代代都有食管癌病人。在遺傳性腫瘤中 ,常見的是兒童視網膜細胞瘤、腎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嗜鉻細胞瘤等。科學家認為 ,遺傳缺陷是促發癌症因素之一。有些人對腫瘤有“易感性” ,這種人因體內某些酶的活性降低 ,染色體數目異常或畸變等原因 ,便易患癌症。如先天性愚型患兒 ,第 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 ,易患白血病 ;遺傳性免疫缺陷綜合症患者 ,易患淋巴網狀系統腫瘤 ;家族性結腸息肉 ,如不及早治療 ,日後易發展糨地腸癌。
這樣說 ,是不是有“高癌家族”史的人都會得癌症呢 ?不是的。現代遺傳學研究表明 ,在全部惡性腫瘤中 ,大約 5%是遺傳的 , 80%以上的癌症是遺傳的 , 80%以上的癌症是遺傳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如乳腺癌、肺癌、肝癌、食管癌、胃癌、大腸癌、子宮頸癌等 ,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環境因素對其起著很大作用。即使與癌症有血緣關係的 ,只要注意預防 ,做好自我保健 ,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 ,也可將癌症拒之門外。
王大爺最近被診斷出了早期肺癌。雖然醫生告訴他,只要積極治療就能控制病情,但他還是整日憂心忡忡。原來,王大爺的父親就死於肺癌,聽說癌症會遺傳,因此他擔心相同的疾病會禍及子女。王大爺的家人也為自己遲早會成為一名癌症病人而焦慮不安。像王大爺家這樣,“一人得癌,代代擔憂”的現象並不少見。癌症是否會遺傳,已經成了困擾許多人的問題。
10%的癌症與遺傳相關
絕大多數癌症不會遺傳,但也有約10%~15%的癌症是遺傳造成的。在流行病學調查中,的確存在關於家族性癌症的記載。
19世紀60年代,法國有一位醫生報告,他家族中的24個女性共有15人死於癌症,其中10人死於乳腺癌;這個家族第二代的5個子女中,有4人死於癌症。同一時期,美國一位叫戈爾的老太太死於胃癌後,這個家族的後代有多名成員都死於同一疾病。後來,這個家族餘下的17人接受了基因檢測,結果表明,有11人攜帶一種家族遺傳性胃癌的突變基因,患上胃癌的機率達70%。迫不得已,家族中11名堂兄妹選擇了在自己還未發病時就將胃完全切除。而拿破崙一家,其父、祖父、3個姐妹和4個兄弟,以及拿破崙本人都死於胃癌。
四類癌症遺傳機率高
癌症的家族性有兩種表現,一是多人患不同的癌症,二是一個家族中存在某種癌聚集現象。雖然,家族性能夠說明癌症具有遺傳性,但並不代表所有人都會被遺傳。多數癌症是遺傳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共同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讓家族容易出現相同的癌症。以下四種惡性腫瘤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
結直腸癌有一種稱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的疾病,很容易發展成為腸癌。據觀察,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患有因上述疾病導致的結腸癌,其子女患上同類癌症的可能性高達50%。
乳腺癌家族中母親或姐妹曾患有乳腺癌的女性,其本人乳腺癌的發病機會比一般女性高3倍。因此,乳腺癌的發病因素除了年齡、飲食、肥胖等因素,還與遺傳密切相關。此外,雙側乳腺癌的遺傳性比較明顯。
視網膜母細胞瘤某些視網膜母細胞瘤也與遺傳缺陷有關。這是一種惡性腫瘤,好發於兒童,大約1/3的患者雙側發生,而且都是顯性遺傳,就是說一家祖孫幾代中都有這種病。另2/3僅單側發生,其中也有大約10%是遺傳性的。
肺癌有報告顯示,一個人的近親中有患肺癌的,而他又吸煙,則其患肺癌的風險比一般人要高14倍。日本學者調查證明,肺鱗狀細胞癌患者中,35.8%有家族史;肺泡細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高達58.3%。
及早預防可以避免
遺傳性的癌症並不可怕,如果得知家族中有某種癌症的遺傳史就應及早預防。首先,要做好自我保健,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少吃油炸、熏烤食物、戒菸限酒,多吃一些防癌食物,如西紅柿、紅薯、牛奶等。其次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規律,不熬夜,遠離裝修污染;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能力;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正確看待癌症。此外,每年要定期進行體檢篩查,一旦發現有早期癌症跡象,就要及時治療,控制病情。
癌症現在不是明確的遺傳性疾病,但是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癌症確實有遺傳傾向,與遺傳有一定關係。
現在,有關癌症遺傳的證據較多。從家庭內的癌症發病情況到細胞、分子水平的研究,都支持癌症具有遺傳傾向。這是因為在幾乎所有各種癌細胞中都觀察到一種癌細胞所特有的遺傳失調,從細胞水平分析,說明是可以遺傳的。
遺傳的物質基礎是基因。正常人體內的基因中,有一類叫原癌基因,另一類叫抑癌基因。原癌基因也可叫作癌基因,如果發生突變,可以導致遺傳失調,在內外因素的作用下,使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抑癌基因能抑制、拮抗癌基因的功能、作用,或直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對人體有利。如果抑癌基因發生突變,也可導致細胞生長失調而發生癌變。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可以說是對立統一的,如果原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兩者之一發生突變.就有可能發生癌症。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是是否患癌症的內因,也可看作是先天因素。癌症是否發生,還有後天環境等外因在起作用。有癌基因只是說明有癌傾向性,不說明一定患癌。這種傾向性可來自於先天遺傳,也可以向下一代遺傳。然而.是否發生癌症;什麼時間發生癌症,還取決於致癌因素、促癌因素的作用。只有內外因結合,相互作用,才能引發癌症。
但是不管怎樣說,有癌基因,就說明有癌症的遺傳傾向,就有患癌症的危險。根據醫學研究、觀察發現.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一些癌家庭,或存在癌症的家族聚集性.在這些家庭或家系內,成員間多半發生相同的癌症。比較著名的例子是法國的拿破崙家族。拿破崙本人在流放晚年因胃癌去世,其父親、一個姐姐也都患有胃癌,其另兩個姐姐、一個兄弟和他的祖父都被懷疑患有胃癌。這種情況就是典型的癌的家族聚集性。日常生活中,也可見到在我們身邊的熟人、朋友中,兩代人間患相同的癌症;如父子同患肝癌,母女同患乳腺癌等。這裡的同患,不是同時患了的意思.而是同樣患了,兩代人之間可以相隔幾十年時間發病、但是患的是同一種癌。這種事實反映了一種現象,即癌症在家族內的聚集,說明癌症有一定的遺傳背景,也就是說有一定的遺傳傾向。
話雖如此.我們也不必驚慌,並不是說父母患了某種癌症,子女一定要患這種癌症,僅僅是患同種癌的可能性比別人大些,機會多些。癌症發生是多因黎、多環節的複雜過程,有遺傳傾向的人,最終是否發生癌症,還要看其自身的內部因素和接觸的外部環境。
關鍵字:#10癌症與遺傳相關4類癌症最容易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