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牙齦癌的早期多無自覺症狀。起初在牙齦上發生潰瘍狀、乳頭狀或結節狀的腫塊,易出血,若擴展到牙槽突,會使該處牙齒發生疼痛、鬆動或脫落,繼續發展可侵犯周圍組織.
牙齦癌為一種常見的口腔惡疾,此病多見於五十到七十歲的中年人及高齡群,常發生在後牙區。其病因目前還不十分明確,但長期慢性刺激是一個重要因素。如喜歡吃過熱或辛辣食物,大量吸煙、飲酒,殘留在口腔內的殘根、殘冠,不合適的假牙、牙託的慢性刺激等。尤其是目前街頭牙攤上打著“新科技、快速鑲牙”旗號的遊醫,用自凝塑料填塞在缺失牙的牙槽突黏膜上,造成不良的慢性刺激,形成致癌因素,更應加倍注意。
牙齦癌的早期多無自覺症狀。起初在牙齦上發生潰瘍狀、乳頭狀或結節狀的腫塊,易出血,若擴展到牙槽突,會使該處牙齒發生疼痛、鬆動或脫落,繼續發展可侵犯周圍組織,造成該側面部腫大,影響咀嚼食物和張口困難。當繼發感染時,可以產生劇烈疼痛,並引起局部出血和臭味。有些病人由於缺乏口腔醫學常識,以為牙齦上長出的小疙瘩不影響吃喝,往往不去重視。還有些病人早期常被誤認為普通牙疼或牙齦炎而延誤治療。牙齦癌晚期可能轉移到附近淋巴結及肺、骨等處。
牙齦癌病因:
①常有局部刺激因素及炎症或不良修復體。
②也可在乳突狀瘤、白斑、糜爛型扁平苔癬的基礎上發生癌變。
牙齦癌的臨床表現:
①一般下頜牙齦癌較多,常發生於磨牙或雙尖牙區。
②位於牙齦部,為潰瘍或乳頭狀突起,易出血。
③腫物向周圍組織浸潤擴展至牙槽突,使該處牙齒疼痛、鬆動。
④繼續發展可破壞頜骨,波及口底,侵入閉口肌群,發生開口困難,下齒槽神經經受損,下唇麻木。上頜牙齦癌可侵犯上頜竇。
⑤有轉移。
牙齦癌的診斷:
①根據臨床特徵,牙齦上有不光滑的腫塊或潰瘍,經久不愈,日漸擴大的肉芽粒狀的潰瘍多可診斷。
②X線檢查可見頜骨受侵犯,X光片可見壓迫吸收型(周緣較光滑,骨如線盤狀吸收)和浸潤破壞型(周緣不整齊如蟲蝕狀,深淺不一)兩種。
③取活組織檢查以確定腫瘤病理性質。
牙齦癌的治療:治療宜行手術切除,下齦癌作骨段切除,上齦癌做上頜次全切除,同時作同側淋巴清掃的聯合根治術。
牙齦癌的護理:
①術前首先做好患者心理護理,讓其了解手術方法,以取得患者密切配合。術前1天,做好手術區域的備皮及麻醉藥、青黴素的過敏試驗,對術前不能很好入睡患者給予鎮靜藥,以保證患者休息好。手術一般在全麻下進行。
②手術後,按全麻護理,觀察其生命體徵的變化,讓病人平臥或半臥,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是吸出口鼻分泌物。預防感染應用抗菌素,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嚴密觀察傷口出血情況,行頸淋巴清掃術的病人,要保證負壓引流通暢,注意引流物的變化。行氣管切開的患者,做好氣管切開護理和口腔護理及口腔沖洗,行超聲霧化吸入以稀釋分泌物,有利於改善呼吸。做好心理護理,向病人解釋插胃管的必要性,增加營養,早日恢復健康。
牙齦癌的預防:及時除去局部刺激,如不良修復體、牙石等。
牙齦癌的自我識別要點:
凡有原因不明的牙齦腫塊、糜爛或牙痛伴有牙齒鬆動,拔牙後創口長期不癒合,或牙齦上出現彈坑狀(火山口狀)潰瘍,尤其年齡在40歲以上者,應及時到醫院口腔科檢查,平時不可輕易或隨便用手指、牙刷等摳掉牙齦上新生的腫塊,以免加重病情。
預防牙齦癌,首先要注意口腔衛生,應半年或1年定期到口腔科檢查,及時消除一些不良的慢性刺激因素(如拔除殘根、殘冠、錯位牙,磨掉銳利牙尖,去除不合適的假牙等)。改變進食過燙的習慣,戒除菸酒,減少有害物質接觸,如發現口腔內有紅斑、白斑、扁平苔蘚和長期不癒的慢性潰瘍,應提高警惕,嚴密觀察,做到早期確診,早期治療。
關鍵字:#如何識別早期牙齦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