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癌性貧血只是一種症狀,而並非一個獨立的疾病名,確診癌性貧血並不困難,而找出導致貧血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貧血分為:即紅細胞生成減少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失血性貧血.
癌性貧血只是一種症狀,而並非一個獨立的疾病名,確診癌性貧血並不困難,而找出導致貧血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從病因和發病機制可以將貧血分為三大類:即紅細胞生成減少性貧血,溶血性貧血,失血性貧血。原則上貧血診斷沒有明確以前,不能給予所謂的“抗貧血”治療。只有在明確病因後,才能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如果貧血的症狀很明顯,或有明確的心功能衰竭,可以臨時輸注紅細胞懸液,以緩解缺血缺氧的症狀。合併感染和出血的患者可以給予抗感染及止血治療。
晚期癌症病人貧血有因
導致腫瘤病人發生貧血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
①腫瘤導致出血,如胃腸道的腫瘤向腔內生長,其表面破潰後出血,造成失血性貧血,臨床上不少病人以貧血為首發症狀而就診。
②腫瘤相關性急性、慢性炎症亦可導致貧血。
③腫瘤引起的營養不良,如食道癌病人由於腫塊在食道腔內生長造成梗阻,進食困難而造成營養不良,同時腫瘤生長消耗體內的營養物質亦可導致營養不良性貧血。
④腫瘤骨髓內轉移,破壞造血細胞,抑制紅細胞的生長造成貧血。
⑤腫瘤放、化療導致骨髓多能幹細胞及紅細胞前體細胞壞死,並引起血液中促紅細胞生成素水平下降,從而導致貧血。
輸血優劣
貧血發生後,輸血可以在短期內改善腫瘤病人因貧血而產生的缺氧症狀(如乏力、心悸、活動耐力減弱、活動後呼吸困難等),提高其生活質量,同時,通過改善人體內缺氧狀態增加病人對放、化療的敏感性。
但是,對於腫瘤病人而言,輸血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它的正面效應,其不良影響主要有:輸血後可能出現肝炎、艾滋病等感染;輸血可以導致各種輸血反應,如發熱、溶血性反應等;輸血,尤其是輸全血容易導致同種免疫反應,抑制受血者的特異性及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從而促進腫瘤復發,並降低五年生存率。國外的多個研究及統計學分析還證實,即使是早期腫瘤,或只進行了少量輸血,對腫瘤病人的預後也有明顯不良影響。因此,原則上不主張採用輸血作為腫瘤病人首選的治療手段。
相應對策
雖然腫瘤病人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輸血,但是如病情確實需要,則應採用紅細胞成分輸血,即輸注濃縮的紅細胞,因為全血中存在的白細胞及白細胞分解產物是引起受血者免疫功能障礙的最主要成分。動物實驗也證實,輸白細胞比輸紅細胞有更強的促進腫瘤生長的作用,而輸注濃縮的紅細胞對腫瘤病人的複發及五年生存率無不良影響。
如果腫瘤病人有一定經濟承受能力,發生貧血時的最佳治療手段是使用促紅細胞生長素。因為在腫瘤相關性貧血中,腫瘤病人體內的促紅細胞生長素水平明顯降低,因而使用促紅細胞生長素可以治療腫瘤相關性貧血,且療效佳,可避免因輸血帶來的種種不良反應。
莫讓癌性貧血“助紂為虐”!
首先要盡可能明確癌性貧血的原因,對營養缺乏性貧血者可適當補充鐵劑、葉酸、維生素B12等;對失血引起者應找出出血部位,採取針對性治療;對骨髓轉移引起者應給予全身化療,部分患者可獲短期緩解。
其次,輸血是癌性貧血的常見治療手段,可有效減輕患者的貧血症狀,提高QQL。輸血起效較快,多數患者在輸血後當天即感症狀明顯減輕,疲乏感消失。
綜上所述,要治療癌症,必須預防癌性貧血,放化療引起的骨髓抑制為惡性腫瘤患者最常見貧血原因,不過據有關數據顯示,新型口服化療藥卡培他濱可以有效地減少骨髓抑制,因為其集中在腫瘤內轉化為活性抗癌成分,因而對胃腸道、血液系統及心腎等器官的毒性明顯降低。專家指出,針對癌性貧血的治療大致可分為對症治療、輸血治療、重組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以及中醫中藥治療等幾類。
關鍵字:#晚期癌症病人貧血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