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癌症病人為什麼會感覺到疲憊-抗癌健康網-中國一流的癌症腫瘤交流平台
癌症治療的挑戰,是避免癌症減少生命力。其中一個重要關鍵是疲憊:一種使病人無法繼續精力充沛的感覺。當健康時擁有正常的活力是理所當然的,例如晚上睡的好,早上會自然醒來活動,運動、娛樂、創造、實行時會加速,而休息時可完全放鬆。但癌症病人常常出現疲倦的感覺,如:「我太累了」。這種疲憊感可能是癌症本身、治療的副作用、情緒緊張、進行性疾病或治療後身體變化所導致的結果。
疲憊症狀的特點與意義
要分析病人特定的疲憊症狀,其主觀的感覺與行為都必須描述。什麼事比較費力?一天當中何時最糟?什麼是促進因素?什麼是睡眠的品質與量?什麼是心理方面的或身體方面的?當病人說他累了時,可能是指他極為悲傷;爬樓梯就會呼吸困難;不能專心;或是白天大部分時間都覺得鎮靜。疲倦伴隨而來的是血球下降;心、肺或肌肉缺陷;或氧氣調節失常。發燒、發炎及腫瘤導致全身性不舒服:精神不清爽;活動力越來越受限;需要坐著或躺著。鎮靜是常見的藥物副作用,尤其是麻醉藥品;因為疼痛、沮喪、呼吸不良而睡不好,或睡眠呼吸停止也會導致白天想睡覺。
當病人說:「我太累了」表示病人有慾望但沒有精力。如果沒有慾望,就會導致冷漠或沮喪。額葉功能喪失或慢性麻藥濫用會導致冷漠呆滯。沮喪的典型表現是焦慮、失去興趣及疲倦。
同疼痛測量,疲憊程度會受到焦慮及個人定義的影響,而歪曲症狀的強度,例如對某些病人而言,強壯及生產力是其自我形象最重要的部分。病人如何描述他的疲憊,決定於他對以前能力的映像、以及這項功能的必要性。
癌症病人疲憊很少單獨出現,「我累了」代表多方面與多種因素導致的一種感覺。 Piper 對疲憊下了一個定義:”一種無法抵擋的、持續的筋疲力盡的感覺,身體與精神方面的能力下降”。
藥物引起的疲憊
疲憊可以是癌症及癌症復發時的第一個線索。例如淋巴瘤的病人是很明顯的,包括發燒、發汗、體重減輕10%以上。疲憊也可能使人注意到因血球數持續下降所導致的貧血。呼吸困難缺乏耐受力可能是惡性心包膜積水、腫瘤淋巴轉移或瀰漫性肺轉移的警訊。骨轉移或腫瘤分泌之荷爾蒙常會發生高血鈣這種典型腫瘤急症,特徵是疲勞、反胃、口渴、頻尿與感覺中樞混濁。轉移引起肝功能缺損表現出來的可能是全身疲勞。感染與腫瘤負荷伴隨著惡病質與細胞激素增加,會導致全身疲憊。自體免疫抗神經原抗體或腫瘤增生類固醇增加,引起周邊神經肌肉無力,導致近側肌病、爬樓梯困難,可能會被患者誤解為疲憊。
與治療相關的疲憊
一、化學治療
大部分化療都會引起疲憊。如果化療可減輕癌症相關症狀如呼吸困難、疼痛或發燒,則病人會得到鼓舞。化療藥物通常會造成鎮定作用與反胃,及1到2天的疲憊。合併療法時,疲憊出現在骨髓功能最低時,也就是化療後14天。當身體復原時,能量也會回复。額外的輔助療程有增加疲憊的傾向。對接受化療的婦女,睡眠與運動是使疲憊減到最小的最有效的策略,但只在最開始時最有效,所以只有少數人使用。之後,消遣散心與工作會比較有幫助。
二、放射治療
放射線治療因為傷害細胞而引起疲憊。放射線敏感度與劑量、時間-劑量分別、及細胞增殖能力有關。全身性放射線治療會造成更深的疲憊。腦部放射線治療造成毒性,引起昏睡;肝臟放射線治療會導致疲憊;幾乎所有肺部放射線治療一開始間歇的感到疲憊,然後持續到第三週;疲倦及呼吸困難可能是放射線治療性肺炎的急性表現;接受頭、頸、婦科、生殖泌尿系統的病人中三分之二(65%-72%)有疲憊的經驗,頭、頸部放射線治療的病人較嚴重,白天稍晚時情況較糟,小睡一下會有些幫助;頭部放射線治療後的疲憊也可能是垂體功能不足的表現;胸部、頸部放射線治療後可能引起甲狀腺功能低下。
局部放射線治療期間,疲憊的傾向漸漸增加,約四周後達到高峰。治療後期,睡眠傾向增加。沒有接受放射線治療的周末時間是否真的較不疲憊仍不清楚,可能是整個星期放射線治療累積的影響,使得一兩天休息的效果不明顯。報告顯示有全身性症狀及功能較差的病人疲憊較嚴重,反胃、呼吸困難、沮喪或焦慮會使放射線治療引起的症狀更加劇。
三、手術治療
手術本身會伴隨著手術後疲憊。傷害及修復的反應、一般麻醉的後續影響、臥床引起的健康狀況失調、疼痛的緩解以及貧血可能都有影響。
疲憊的情緒成分
擔心、苦惱與悲傷會壓迫靈性。讓自己接受罹患威脅生命的疾病需要一番努力。剛開始爆發的焦慮、驚愕及麻木對治療與復原有復雜的影響。如同生命中其它壓力一樣,病人會建立一個平衡使得日常功能得以行使。任何挫折及臨床上更進一步的打擊,都可能導致疲憊和士氣沮喪。不確定性及對失望保持警戒使得病人一直處在威脅壓力下,無法真正休息。悲傷苦惱的特徵是疲倦、易流淚的、嘆氣及不專心。憤怒則可能會使一個人打起精神或筋疲力盡。
心理學觀點的能量管理決定於個人意義、價值及適應性。重要的活動優先做。必須做的與會提供能量的娛樂之間須保持平衡。恢復健康是首要任務。讓別人幫忙,讓照顧者有彈性、休息、變化,免得照顧者也筋疲力盡。一個穩定的營養、水分及身體活動計劃會有復原的感覺。診斷精神病症狀引起的疲憊必須與適應癌症的壓力,及疾病和治療引起的疲憊區別。這對照護是很重要的,因為特定的精神病症需要特定的治療。
一、情緒異常
主要沮喪異常是造成癌症患者疲憊最重要的特定精神病症。失去精力是診斷的標準。臨床沮喪與厭倦並不常見。沒有動機和興趣就不會活動。白天憂慮及晚起是很常見的。如同帕金森氏症一樣,移動是費力的。不眠症或睡太多也是診斷的標準。睡太多的患者會有不典型的沮喪、覺得腿像鉛塊以及像走過糖蜜的感覺。威脅生命的疾病使每天變得更重要,因此,治療疲倦首先必須積極地使用抗憂鬱劑。認知的、行為的與團體的策略可增加情緒與身體的複原。
二、焦慮症狀
焦慮也會消耗精力。癌症治療有很多產生焦慮的機會:如下一個步驟、下一次檢查、復發的可能性。因化療而起的焦慮所引發的反胃,可能在治療前就發生。在重病、悲傷或沮喪的情況下,都可能產生焦慮。突發的心理及身體警訊通常接著出現疲憊,且不會發生在同一個部位。有時病人說疲倦或辛苦是指恐慌症的逃避。抗憂鬱劑如benzodiazepines 可以在治療前或可能誘發焦慮的情況時先使用。治療預期發生的症狀及疼痛有很多種方法,包括認知的、行為的與系統性的降低敏感和催眠技巧。
慢性持續性疼痛刺激周邊神經系統,使人筋疲力盡及沮喪。疼痛持續期間與癌症患者疲憊及情緒困擾有關聯。呼吸困難、慢性肺病、肺癌及疼痛會傷害睡眠;止吐劑如:perphenazine 引起的靜坐不能使人無法休息;鎮靜劑可能會打亂睡眠結構而引起白天想睡。睡眠不佳使病人更覺疲憊。疼痛干擾睡眠、限制忍耐力與活動,嚴重疼痛的病人往往不得不使用麻醉鎮靜劑以紓解疼痛,若藥量與疼痛程度控制得越好,休息與活動管理的功能就越好。
結論
像疼痛一樣,治療疲憊也變成緩和照護的一個目標。疲憊必須依病源學的不同來加以描述,症狀的意義必須以病人的價值觀及信仰的背景來加以了解,可能是癌症直接相關的症狀。睡眠、運動及能量存積都會有幫助。當疲憊有明確的醫學原因,就可以對症治療。因為即使沒有癌症,精神病症狀也會導致很深的疲憊,因此對特定的緩和治療,情緒異常的診斷以及焦慮症狀的治療是必須的。
關鍵字:#癌症病人為什麼會感覺到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