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甲骨文中就有了“酒”字的記載,可見飲酒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一般說來少量飲酒是可以的,它可加速血液循環
一般說來少量飲酒是可以的,它可加速血液循環,流通氣血,疏通經脈,溫暖百骸,中醫許多方藥還用酒作引,載藥運行。至於藥酒則更具有一定的治病健身作用。但如果飲酒過度,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靈樞·論勇》指出:“酒者水穀之精,其氣剽悍,其入於胃中則胃脹,氣上逆,滿於胸中,肝浮膽橫……”。 《飲膳正要》對飲酒的利害作了較全面的概括,指出“酒味辛甘,大熱有毒,主行藥勢,殺百邪,通血脈,厚腸胃,消憂愁,少飲為佳。多飲傷脾折壽,易人本性……飲酒過度,喪生之源”。
過度飲酒(尤其是白酒類),會導致酒精在人體內蓄積,它可降低大腦抑製過程而使低級中樞過度興奮,使人感情衝動,啼笑無常,好說亂動,繼而反應遲鈍,步態踉蹌,嚴重者可使呼吸中樞抑制、麻痺而死亡。
同時,酒精對肝細胞有明顯的毒害作用,長期酗酒可發生中毒性肝硬化,甚至癌變。酗酒還可使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增加。實驗表明:酒精可使腦垂體後葉和下丘腦的生理功能受損而影響卵泡激素、黃體生成素的正常分泌和釋放,還可影響精子質量。所以中醫學極其反對“醉以入房”,認為這是導致早衰的重要原因。
晉代大詩人陶淵明一生愛酒,有酒必飲,每飲必醉,他自己只活了56歲,其所生的5個兒子均愚昧不堪。飲酒不節的危害性可見一斑。
除強調飲酒有節外,還應注意幾點:
第一,不同的酒不要混合飲用,因為各種不同的酒進入人體後其反應也不一樣,混合酒比同等數量的單純酒更易使人醉。
第二,服藥期間最好不要飲酒,因酒可與某些藥物如痢特靈、呋喃坦丁、降糖靈、滅滴靈等發生反應,或降低藥效,或增加毒副作用。
第三,美酒應佐佳餚,因為酒中的醇在肝臟內分解時需要有各種維生素,光喝酒而缺少維生素等,會使肝臟負擔加重並受損,因此飲酒時應吃含營養價值高的菜餚。
第四,肥胖患者、年老體弱者、孕婦、兒童等均應忌酒
關鍵字:#飲酒對人體到底是有害還是有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