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收到一封特殊的郵件,來自馬來西亞的鄧先生(化名)在時隔三年之後,終於可以來廣州複診了。鄧先生是一名鼻咽癌患者,在鼻咽癌放療後出現放射性神經損傷的症狀,曾在2020年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住院治療,後面由於疫情原因無法回來複診。
“今年航班恢復,我拿到入境簽證後第一時間就聯繫了我曾經的主管醫師,希望找唐亞梅教授繼續治療。”鄧先生說道。 5月17日,鄧先生回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入院治療,神經科主任唐亞梅教授團隊為他制定了針對性的強化治療方案,經過近半個月的治療,較好地改善了鄧先生吞嚥費力、言語不清的症狀。
講話含糊、抬手困難,原來是放射性神經損傷!
“我在2018年前接受了鼻咽癌放療,之後就出現了講話含糊、抬手困難的症狀,醫生說這是典型的放射性神經損傷的症狀。”據鄧先生回憶,他在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四處尋醫問診,後來在報紙上看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在放射性神經損傷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治療經驗,於是在2020年輾轉來該院找到唐亞梅教授,並住院治療。 “2019年我在報紙上看到關於唐亞梅教授團隊的報導,才開啟了這段治療旅程。至今我還珍藏著這張報紙……”鄧先生說道。
鄧先生至今珍藏報導了唐亞梅教授相關研究成果的報紙
良好的治療效果讓鄧先生倍感滿意,也建立了對唐亞梅教授團隊的信賴。後來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班的熔斷,鄧先生在首次治療後一直未能返回廣州複診。因此,當今年航班恢復後,鄧先生立即申請了入境簽證,並發郵件聯繫他曾經的主管醫師陳穎醫生,希望能再次回院就診治療。
經過多次對接,鄧先生順利辦理了入院手續。唐亞梅教授團隊通過仔細詢問症狀,並查閱對比了他多次的就診資料後,確定他目前因為放射性顱神經損傷,存在吞嚥費力、言語不清的症狀,還因放療出現了頭頸部肌肉僵硬疼痛。
唐亞梅教授床邊查房,仔細詢問鄧先生病史
為此,唐亞梅教授團隊為鄧先生製定了針對性的強化治療方案,除了使用藥物治療外,還指導他進行專門的吞嚥訓練、口唇的康復練習,並使用經皮耳迷走神經電刺激(taVNS)等多種綜合治療方法,使得鄧先生在半個月的治療之後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在吞嚥、言語等方面均得到明顯的症狀改善。
由於放射性神經損傷是一個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疾病,鄧先生表示他接下來會定期回來廣州,繼續找唐亞梅教授治療。
唐亞梅教授(左一)與鄧先生合影
全國最大腦損傷治療中心,編寫放射性腦損傷專著“三部曲”
唐亞梅教授提醒,放射性神經損傷是一種病程很長的慢性病,在過程中可能出現病情反复或進行性的加重,應該定期復診,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堅持康復訓練,積極防治並發症。在治療方面,應該遵循專業醫生的治療方案,進行規範治療。
據介紹,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神經科是華南地區乃至全國最大的腦損傷治療中心,近年來已有多名來自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患者慕名前來就醫。針對粵港澳地區高發的頭頸部腫瘤放療後神經系統多種並發症,該科開創了多樣化的綜合性治療技術:如貝伐珠單抗治療放射性腦損傷、經皮耳迷走神經電刺激(taVNS)治療放射性神經痛等,且結合臨床危險因素及影像組學進行發病機制及療效、預後的精準預測,建立了標準化的診治及隨訪操作流程。
此前,唐亞梅教授團隊在放射性腦損傷方向開展一系列高水平研究,研究成果被多部國際權威指南共同推薦採納,具有廣泛的國際影響力。團隊針對頭頸部腫瘤放療後神經損傷的研究成果整理為三部放射性腦損傷專著:《放射性神經損傷》《神經系統放射損傷診療手冊》和《鼻咽癌放射治療神經損傷診療規範》,並牽頭撰寫國內首部《放射性腦損傷診治中國專家共識》,填補相關領域空白。
(圖片由醫院提供)
關鍵字:#鼻咽癌放療後出現腦損傷他苦等三年再次越洋回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