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化療是治療癌症的重要手段,很多化療藥如紫杉醇類、阿黴素類、氟脲嘧啶、長春瑞濱、長春地辛、長春新鹼等對血管內膜刺激性強,有較強的局部毒性反應,外周靜脈用藥易發生靜脈炎,其表現為從注射部位沿靜脈走行發紅或色素沉著
化療是治療癌症的重要手段,很多化療藥如紫杉醇類、阿黴素類、氟脲嘧啶、長春瑞濱、長春地辛、長春新鹼等對血管內膜刺激性強,有較強的局部毒性反應,外周靜脈用藥易發生靜脈炎,其表現為從注射部位沿靜脈走行發紅或色素沉著,疼痛,血管變硬並呈條索狀或樹枝狀。因此,化療後血管的觀察和有效的護理對血管的恢復非常重要。
一、外周靜脈化療後血管的觀察和護理:
外周靜脈化療用藥包括外周短期導管即留置針和普通頭皮針兩種途徑,拔針後應按壓針眼五分鐘以上,觀察穿刺部位至少48小時,以便及時發現靜脈炎,給予積極的處理。觀察注射部位有無紅腫,觸之有無發硬、發熱的感覺,沿著注射部位的血管上方是否產生條索狀改變。靜脈炎在化療後3-10天都可能發生,所以需密切觀察。護理:
1、減輕緊張情緒、抬高患肢,以利血液回流
2、在醫生護士指導下予喜療妥霜膏局部外塗,塗擦喜療妥要求多擦一些,局部形成霜狀,每日3—4次,促進靜脈炎的恢復
3、25%硫酸鎂濕敷
4、局部疼痛,沿靜脈走行,血管呈條索狀者可行氦氖激光照射,每日一次,每次5—10分鐘,5天為一療程,氦氖激光可穿透正常皮膚和皮下組織約10mm,有消炎止痛,擴張血管,促進組織再生和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等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氦氖激光照射時局部不可塗有油膏、軟膏等藥,以免影響激光透過率,降低療效。
5、深靜脈穿刺置管(CVC)可有效避免淺靜脈炎的發生。
二、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術(PICC)化療後血管的觀察和護理
靜脈炎是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術(PICC)常見的並發症,包括、機械性靜脈炎、化學性靜脈炎、、細菌性靜脈炎。以機械性靜脈炎最常見,多發生於穿刺後48~72h。因此,PICC置管的患者,需每日觀察導管與接頭是否連接牢固,敷料貼敷是否完好,導管內有無回血,通過觸摸檢查針眼處是否有觸痛;觀察針眼周圍有無發紅、疼痛、腫脹,有無滲出;測量上臂圍,與對側上肢同部位進行比較有無增粗的現象;穿刺側手臂上方有無紅腫、硬塊、觸痛、緊繃發脹,沿靜脈走行是否可觸及條索狀改變。
一旦發生靜脈炎,不要驚慌,請打電話聯繫醫生或專業護士,在醫生或專業護士的指導下進行有效的護理。
1、在PICC置管最初幾日,可適度活動該側手臂,但不宜過度使用該側手臂,避免導管與血管壁不斷摩擦而產生炎症反應。
2、保持局部清潔乾燥,不要擅自除下貼膜,貼膜有捲曲、鬆動、貼膜下有汗液時及時請護士查看處理。
3、保持貼膜的完整性,不要將貼膜弄濕,避免游泳等會浸泡到無菌區的活動,貼膜的破損或潮濕很容易引起細菌的侵入,導致血管內膜的炎症。洗澡時用保鮮膜纏繞包裹,上下用膠布貼緊,避免水直接沖洗,洗澡後及時換藥。
4、發生靜脈炎時,要抬高患側手臂,以利血液回流
5、局部濕熱敷,可利用熱毛巾進行濕熱敷,每次20分鐘,每日4次。熱敷時避免燙傷。 、機械性靜脈炎和化學性靜脈炎經濕熱敷後症狀會在2-3天內明顯好轉,紅腫範圍縮小,皮溫降低,痛感減輕,硬塊變軟。
6、貼膜上方沿靜脈走行塗喜療妥霜膏,方法同上。
7、遠紅外線照射或外用消炎止痛膏局部包紮,一般3天症狀可明顯減輕。
8、出院患者攜帶PICC導管回家,需每週去醫院換藥沖洗導管一次,嚴格按照醫院的相關宣教去做,有情況及時聯繫醫生或護士,我們會給予解答和指導。
附靜脈炎分級
(美國靜脈輸液協會1998年制訂的靜脈炎報告分級)
0 無臨床症狀。
1 輸液部位發紅伴有或無疼痛。
2 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
3 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條索狀物形成,可觸摸到條索狀的靜脈。
4 輸液部位疼痛伴有發紅和/或水腫,條索狀物形成,可觸及的靜脈條索狀物長度大於1英寸,有膿液流出。
關鍵字:#腫瘤病人化療後血管的觀察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