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為了千百萬癌症患者的生命
最近,國內個別媒體和網站,對我國著名抗癌專家王振國在抗癌領域的研究成果及治癌效果進行了質疑和否定。大有興師問罪、置之死地而後快之勢。那麼,王振國抗癌是不是“神話”?事實勝於雄辯。
王振國,主任醫師、研究員、多所大學的客座教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首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國際癌病康復協會會長,北京振國腫瘤研究中心主任,吉林省通化長白山藥物研究所所長,是國內醫藥學界集教授、研究員、主任醫師於一身的著名專家。王振國從事抗癌藥物研究和臨床工作30餘年,擅長對中晚期腫瘤患者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挽救了無數患者的生命。因發明抗癌中成藥及“王振國衝擊療法”先後獲得六項國際大獎,在第38屆尤里卡世界發明博覽會上榮獲“世界發明最高個人研究獎”,同時獲“將軍勳章”“騎士勳章”和“比利時王國榮譽獎牌”,為民族醫藥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貢獻。先後到20多個國家作上百場中藥抗癌學術報告。王振國是國家“七五”和“863計劃”科研項目的負責人。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親切接見王振國,對其研究成果及在抗癌領域取得的成就和做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將王振國載入《國際知識名流傳略》。國內外上百家媒體多次報導了王振國教授攀登抗癌高峰挽救患者生命的感人事蹟,人民日報出版社還專門出版了《雪飄無聲-王振國的故事》一書。黨和國家授予王振國崇高榮譽和所獲得的獎項都是按照嚴格的評審程序和原則,逐級審評所取得的,其所得榮譽不容質疑和詆毀。為了廣大讀者進一步認識王振國及其抗癌研究成果,本報特發表專稿《為了千百萬癌症患者的生命》一文,以饗讀者。
抗癌科研之路並不平坦
1972年,王振國還是一個普通的農村見習醫生,只是因為一個偶然的事情,使他走上了抗癌藥物研究的艱辛歷程。 1972年的一天,王振國剛踏進病房,一個小女孩突然跪倒在他面前,泣不成聲地苦苦哀求:“大夫,求求你,救救我媽,救救我媽吧!”淚水,順著她的雙頰流淌,目光,充滿著悲哀和渴望。這個可憐的12歲女孩的母親,已經到了肝癌晚期,即使自己是一名正式醫生,也拿不出什麼特效藥來挽救女孩母親的生命,這是醫學界的悲哀呀!王振國的心靈震撼了,他將女孩輕輕地扶起,默默地立下誓願,一定要用長白山的中草藥救助天下所有的癌症患者。正是從那時起,王振國在崎嶇險峻的抗癌道路上,開始了勇敢艱難的跋涉。
在接下來的歲月中,王振國無論走到哪裡,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忘不了心中的宏願,忘不了對抗癌中藥的研究。
他刻苦學習中醫藥理論,蒐集了1200多種偏方、驗方,查閱《本草綱目》等書籍,自己組方,自己買小白鼠在家試驗,自己也吃配製的藥,體驗毒性。並把配製好的藥物拿到天津藥物研究所搞毒理、病理試驗,試驗結果很好,專家認為該藥前途可為,這給王振國增強了勇氣和信心。當時,王振國在黨委機關工作,白天履行秘書工作職責,晚上加班搞抗癌藥物研究,因為經費不足,研究難以為繼。這時他聽說國家科委來人,市委領導鼓勵他向科委領導匯報,並得到了科委領導的支持。該研究成果首先在市、省進行臨床試驗,因為經費短缺,是省藥監所組織人幫助搞的臨床驗證,由於療效可靠,經過市、省科技部門推薦,國家科委批准“複方天仙膠囊”(天仙丸)被列入國家“七五”科技重點攻關項目。當時×××醫院兩位專家說,長白山藥物研究所是民營小科研單位,王振國資歷淺,不能作為本項目負責人。國家科委主管立項工作的負責人徵求王振國的意見。王振國當即表示了明確的反對意見:“我是該藥的發明人,如果我不是該項目的負責人,我就退出。”這位負責人說:“你說的有道理,我去協調此事”。最後,王振國被確定為這個項目的負責人,由國家科委撥30萬元進行臨床研究。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藥物的檢測和實驗是由國家指定的藥品實驗和臨床、研究單位實施的,個人行為都不能認作有效與否的可靠依據。該藥物是國家指定的科研單位和臨床機構進行試驗,經國家藥政部門批准的。 “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複方天仙膠囊”的鑑定結果為:“緩解率為1.2%,好轉率為2.0%,穩定率77.0%。”有效率、穩定率為80.2%。總有效率是緩解率好轉率穩定率,有權威腫瘤專家和國家級權威雜誌作佐證。
關鍵字:#為了千百萬癌症患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