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生活中由胃炎轉化為胃癌的例子並不少見,但並不是所有的胃炎都會發展到胃癌這一步。只要大家能夠引起重視,及時治療,仍然可以平安的度過此生。那麼胃炎離胃癌到底有多遠呢?
生活中由胃炎轉化為胃癌的例子並不少見,但並不是所有的胃炎都會發展到胃癌這一步。只要大家能夠引起重視,及時治療,仍然可以平安的度過此生。那麼胃炎離胃癌到底有多遠呢?
十人中即有九人患病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病變,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目前,我國慢性胃炎患者約佔門診胃鏡檢查患者的80%—90% 。據介紹,慢性胃炎主要誘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幽門螺桿菌(Hp)感染(我國感染率40%~70%左右,其中60%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存在Hp感染。);飲食沒規律,暴飲暴食或過度飢餓;工作緊張、壓力過大導致胃酸分泌過多,腐蝕胃黏膜,引起胃局部炎症。此外,大量吸煙、大量飲酒,過度熬夜等也是胃炎的誘因。
不及時治療或惡化成癌症
慢性胃炎雖然十分常見,但不容忽視。因為該病可以從最初的淺表性胃炎症狀開始,若不引起注意,會反復發作,病變繼續深入,最後可能發展成胃癌。所以,一旦出現胃部不適,要及早到醫院進行檢查,現在胃鏡並活檢是可靠的診斷方法。因為雖然慢性胃炎的病程遷延,且癌變過程相當漫長,但對於患者尤其是年輕患者來說,必須做到防患於未然。
警惕幽門螺旋桿菌
引起胃炎最主要的原因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全世界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67%~80%的胃潰瘍和95%的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幽門螺旋桿菌引起的。而長期不癒的胃炎又是胃癌的一個危險因素,在胃癌患者中,60%可檢出幽門螺旋桿菌,根除幽門螺桿菌可減少37%人群發生胃癌。所以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是很有必要的。
當然,除了幽門螺桿菌,引起胃癌的危險因素還有很多種,比如飲食習慣、環境污染、恐懼心理等。長期喜食燙食、辛辣及煎炸食物的人很容易造成胃粘膜的損傷,胃粘膜不能及時修復而被腸上皮細胞所代替時便導致了“腸上皮化生”,也就是說胃里長出了本該在腸道才有的細胞,於是正常胃黏膜的分泌功能變成了腸道的吸收功能。由於胃黏膜對所吸收的東西無法解毒,日久天長,胃局部便形成了致癌物質,因此“腸上皮化生”又被稱為“癌前病變”。
抗癌健康網提醒,近年來,“腸上皮化生”的患者越來越多,並且有年輕化趨勢,這和飲食不規律、工作壓力大等都有關係,因此胃癌的發病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關鍵字:#胃炎與胃癌一步之遙還是十萬八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