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放療技術的進步,在顱腦部伽馬刀、體部伽馬刀之後又出現了一種俗稱為體內伽馬刀的新型放療方法。它們在腫瘤治療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資料顯示,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處於快速上升趨勢,是主要致死病因之一。
精確定位準確殺滅腫瘤細胞
據北京安定門中醫院腫瘤科專家介紹,所謂體內伽馬刀,即體內放射性粒子治療計劃系統。它將內放射治療與微創手術相結合,通過將攜帶放射性的微型粒子植入到腫瘤內部,利用放射粒子產生的γ射線、χ射線對腫瘤進行持續性、低劑量照射,從而殺滅腫瘤細胞。放射粒子是一種稱為碘125的物質,長4.5毫米,直徑0.8毫米,每顆粒子有效作用直徑為1.7厘米。可以將每顆粒子比作一個小太陽,其中心附近的射線最強,超出1.7厘米便沒了陽光,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對正常組織的損傷。其半衰期為60天,隨後放射性越來越小,一年後完全失去放射性,不會對患者自身造成傷害,也不會穿透患者身體對其他人造成傷害。
專家說,體內伽馬刀治療時首先通過影像學掃描,確定腫瘤位置、大小、形狀,通過放射性粒子植入計劃系統、精確設計粒子佈點、數量,通過圖像監控準確地將碘125粒子植入腫瘤內。放射粒子根據腫瘤大小多顆同時植入,均勻分佈於瘤中,形成一個個輻射場,毀滅性地殺死腫瘤細胞,從而達到較徹底的治療效果。
微創手術對付多種腫瘤
目前應用體內伽馬刀治療腫瘤最多的是肺癌。只要技術高超,很多部位的腫瘤均可進行治療。
專家說,體內伽馬刀可以治療多種類型的腫瘤。幾乎全部獨立可數的實體惡性腫瘤都是適應證,包括原發腫瘤及轉移性腫瘤:肺癌、縱隔腫瘤、胸膜間皮瘤、乳腺癌、甲狀腺癌、胃癌、直腸癌、胰腺瘤、肝癌、鼻咽癌、眼眶內腫瘤、舌癌、口底腫瘤、頰黏膜腫瘤、前列腺癌、婦科腫瘤、軟組織腫瘤、那些浸潤重要臟器無法完全切除的腫瘤。
不願意進行外照射或化療的腫瘤患者也可選擇放射性粒子植入來進行治療。進行放射性粒子植入還可治療外放療抗拒的惡性腫瘤、預防腫瘤根治手術中的擴散以及預防腫瘤局部復發或擴散等。
利用體內伽馬刀治療腫瘤,由於粒子放射範圍有限,因而幾乎不產生全身反應。植入手術的創傷只有一個針孔,術後一塊創可貼便可封上傷口,對患者的體能消耗很少,從而避免了大的手術創傷帶來的並發症、禁忌證等問題,一般住院觀察幾天便可出院。
專家說,雖然體內伽馬刀為腫瘤晚期的患者開通了一條生存之路,但它也不是萬能的,如血癌等無法確定腫瘤細胞位置的癌症,體內伽馬刀無能為力。儘管如此,體內伽馬刀的應用仍然標誌著人類征服腫瘤又前進了一步。
關鍵字:#體內伽馬刀瞄準腫瘤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