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癌症腫瘤病人化療的護理
護士在應用化療藥時必須了解藥物的特點、種類、用藥途徑、副作用及其預防措施,才能做好化療病人的護理。
(一)抗腫瘤藥物應用的臨床護理特點
1.局部刺激大
抗腫瘤藥物一般對正常組織細胞均有較強的殺傷作用。如氮芥類藥物外滲時,可引起局部皮膚、組織壞死。一旦發生外滲需適當應用對抗藥物,如氮芥外滲用硫代硫酸鈉、長春新鹼類用碳酸氫鈉用局部護理。
2.全身毒性反應大
大多數病人無論是口服還是靜脈給藥多數出現消化道、骨髓抑制及免疫抑制等系統症狀,程度比較嚴重,甚至會成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要求時間性強應用抗腫瘤藥物要求的技術條件較高。如阿糖胞苷靜脈推注必須在3~5秒內註完,氮芥性能不穩定,必須在10秒內註射完。
4.抗腫瘤藥物保存條件要求嚴格如環磷酰胺宜避光、在室溫32℃以下保存,噻替哌宜避光,在乾燥、室溫12℃以下保存。
5.每種藥物的用法比較局限長春新鹼類藥物只能靜脈給藥,不能肌內、皮下或鞘內註射。
6.聯合用藥配伍禁忌較多抗生素類藥物不能與青黴素G鹽合用。
7.過敏副作用有些藥物需做皮試陰性者才可應用或者試驗性注射後才可大劑量應用。應用抗癌藥物大多數患者可出現口腔炎或潰瘍。
(二)化學抗癌藥物的給藥途徑與護理
1.口服藥物需裝入膠囊內或製成腸溶性製劑,以避免對胃粘膜的刺激,防止藥物被胃破壞。
2.肌內註射為了避免對血管的破壞及一些不適合口服的藥物,常採用肌內註射,選擇長針頭深部注射,且經常更換注射部位以避免產生硬結。
3.靜脈給藥
(1)靜脈注射:是臨床應用很廣泛的方法。藥物直接進入血管,劑量準確。由於腫瘤患者用藥時間長,護士在使用血管時應注意要從遠端開始左右上下肢交替使用。必須掌握熟練的技術方法,謹防某些藥物漏、滲至血管外,導致局部組織壞死,甚至肢體殘廢。
(2)靜脈衝入:使用某些化療藥物常要求在2~3分鐘迅速到達體內。用藥前先輸入葡萄糖或生理鹽水待通後,將化療藥物由滴管內註入,2~3分鐘後,再恢復原滴速。如絲裂黴素、長春新鹼等藥物常採此法。
4.動脈注射
適用於某些晚期不宜手術或複發而局限的腫瘤。直接將藥物注入供腫瘤血液的動脈,可提高抗腫瘤藥物局部濃度和減輕全身毒性反應。動脈內給藥要求保持導管通暢,預防氣栓、血栓、缺血性壞死或感染。
5.腔內註射適用於癌性腹水和心包積液。注射後注意觀察病人的反應,根據病變位置的需要及時更換病人的體位,使藥液充分擴散在病變部位。
6.腫瘤內註射如膀胱癌病人,臨床上常採用喜樹鹼在膀胱鏡下作膀胱腫瘤內註射,療效較其他方法為佳。
關鍵字:#癌症腫瘤病人化療的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