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放射治療是肺癌療效確切的局部治療,近年來肺癌放射治療的進展主要是超分割放射治療和高精度的三維適形、調強放療等。
放射治療是肺癌療效確切的局部治療,近年來肺癌放射治療的進展主要是超分割放射治療和高精度的三維適形、調強放療等。
近30年來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停留在15%以內,其中的治癒者多為能手術治療的I/II期早期患者,但肺癌在確診時不足1/3的患者可行手術切除,一半以上在就診時即為局部晚期,這些不能手術治療的患者仍有治癒的可能,放射治療就是肺癌療效確切的局部治療,肺癌所需放射治療的比例80%左右。近年來肺癌放射治療的進展主要是超分割放射治療和高精度的三維適形、調強放療等。
1 三維適形放射治療。現代放療技術是一種高精度的放射治療,主要包括三維適形放射治療(光子刀、X-刀)、立體定向放射治療(伽瑪刀)、調強放療(賽博刀)等,這些照射技術利用CT、MRI及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PET)可以準確照射不規則形狀的腫瘤,有效改善治療區劑量分佈,使照射靶區的劑量大大提高,有時高達80—95Gy,分佈均勻,同時又避免了周圍正常組織不必要的過度照射,放射副作用大大減少。使用適形放療技術不僅大大提高了腫瘤的局部控制率,在很大程度上也減少了治療毒性。肺是肺癌放射治療中的主要劑量限制性器官,對放射高度敏感,常規放療後容易發生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肺纖維化,通常是照射體積越大,耐受性越低,對那些放療前肺功能差、年幼或同時合併化療的患者更是如此,若按常規分割照射,全肺只能耐受20Gy,2/3的肺能耐受30Gy,若1/3的肺照射則能耐受40—45Gy。 3DCRT恰恰彌補了這些不足,它能精確地勾劃需要照射的腫瘤靶區(PTV),準確測定放射劑量,再加上有效的固定裝置等,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正常肺組織的不必要照射。 3D治療計劃還能精確計算出照射劑量大於20Gy的肺體積與總體積的比例(V20)。準確預測放射性肺炎的發生率,一般來說V20<22%時發生率為0,V20為31—40%時發上率為13%,V20>40%發生率為36%。通過3DRT技術可使腫瘤照射劑量提高到81—995Gy,1及2年總生存率為64%和32%。其中有較好預後因素(體重減輕<5%、無惡性胸腔積液〉者生存率分別達74%和41%;另一組44例不能手術的患者經3DRT治療後3年生存率59%,近半數患者無放射治療的相關毒性。
2 非常規分割/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細胞標記指數為8.3%,潛在倍增時間5天,由於腫瘤細胞增殖較快,在放療中有殘留腫瘤加速增殖現象,因此需要較高的放射劑量才能殺滅,按照每次2Gy、每日一次的常規照射,據Fletcher估計,要根治一個5㎝的腫瘤,需要80—90甚至100Gy的放射劑量。所以目前常規放療的劑量60Gy/2Gy/30次對大多數腫瘤細胞只能起到抑製作用。鑑於腫瘤細胞的快速增殖特性和正常肺組織的放射敏感性,每天進行多次照射可以克服腫瘤細胞的加速再增殖及其亞致死損傷的修復,有利於提高腫瘤的局部控制率。超分割照射方法為1.2Gy每日2次,加速超分割照射為1.4—1.5Gy每日照射3次,一組因為醫學原因不能手術的患者接受>50Gy/20次的超分割照射治療,5年無瘤生存率達23%,5年總生存率27%,明顯高於常規對照組。英國Mount Vernoon醫院用50.4—54Gy/1.4—1.5Gy/36次的加速超分割方法治療563例非小細胞肺癌,2年生存率為30%,而對照的常規放療僅20%,目前有文獻建議<3㎝的腫瘤採用64Gy/2Gy/32次的常規放射,而對>3㎝的患者用超分割治療,除急性食管炎發生率明顯增高以外並未增加嚴重的放療毒性。
3 全腦預防性照射(PCI)。在總的肺癌患者中至少33%出現腦轉移,小細胞肺癌患者更應將頭顱CT/MR作為常規檢查項目,部分患者甚至因腦轉移首先就診於神經內外科,經手術或其他檢查後才確定為肺癌腦轉移,更有8%的患者僅有腦轉移,17%患者治療失敗的首先部位為腦部,一旦出現腦轉移全腦照射為常用的治療方法,常規照射30Gy/3Gy/10次或40Gy/2Gy/20次。目前不建議不加選擇地行PCI放療,因為儘管PCI能有效減少轉移發生率,卻不能延長生存期,PCI會帶來腦放射損傷,PCI治療後若再發生腦轉移不便再進行放射治療、化療效果也極差。若發生單個轉移灶可手術切除,最好行3DCRT治療,可不全行全腦放療;若發生3個以上的轉移灶,最好先行全腦照射,然後用3DCRT對轉移灶追量,3DCRT能有效消滅轉移病灶,達到根治轉移灶的目的,而且有無須開刀、療效可靠、療程短、恢復快等優點,是目前切實有效的局部治療措施。
關鍵字:#肺癌的放射治療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