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抽煙、常吃火鍋、錯誤佩戴假牙、鋒利殘冠久不拔除……這些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習慣很可能成為助長口腔頜面部腫瘤的“催化劑”。
拒絕口腔惡性疾病“造訪”,需要我們全面了解口腔頜部腫瘤的常識,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
專家忠告1 向菸酒、燙食等壞習慣“開刀”
最新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每年新發病的口腔頜面部腫瘤約有4.56萬例。抵禦口腔腫瘤需要向壞習慣“開刀”。
◆ 戒菸酒:煙中含有的亞硝酸可以造成口腔粘膜的損傷,致使正常口腔細胞變性。而喝酒精量高的烈酒,也會使口腔粘膜表面的防禦系統受到破壞,致使粘膜被立即燒灼。
◆ 戒燙食:如果你對涮羊肉情有獨鍾,那麼得留神了。食物吃得過燙,其實也留下了罹患口腔癌的隱患。燙食能使口腔粘膜充血,損傷粘膜造成潰瘍,破壞了粘膜保護口腔的功能。
此外,燙食也會造成牙齦潰爛和過敏性牙病。太燙的食物還能損傷食道粘膜,刺激粘膜增生,留下的瘢痕和炎症還可能引起惡性病變。
◆ 拔殘冠:不少中老年人都會犯類似的錯誤:為貪圖便宜,隨意為自己配了副假牙;又或者明明感覺到有牙齒殘冠留在口中,卻總懶得拔除。這些看似簡單的行為往往也會誘發口腔癌變。
位置不當的假牙或殘冠容易刺激口腔粘膜,從而引起慢性潰瘍,口腔粘膜反复受到摩擦,潰瘍經久不愈就會誘發腫瘤。因此,專家建議戴假牙中老年人,如受刺激生了潰瘍需要儘早至醫院請醫生對假牙進行修整。
專家忠告2 細探癌前病變“信號兵”
有些口腔頜面部疾病本身雖不是癌,但如果沒有及早治療,又受到各種不良刺激,就有可能發生癌變。這些病變良莠不齊,被稱為口腔癌前病變。
◆ 白斑:癌變率較高。多見於中年以上男性,尤其是吸煙者。白斑在口腔粘膜上表現為角化性白色斑塊,表面粗糙,邊緣清楚,稍有隆起或明顯高出粘膜,有皺紋或淺的裂痕,局部可有不適或異物感,甚至灼痛。
◆ 紅斑:癌變率比白斑高5倍。紅斑好發於舌腹部,頰粘膜和牙齦處,表面鮮紅,光滑,界限清楚,軟而無觸痛,中老年人多見。若紅斑發生出血、變硬、潰瘍,則可能為癌變表現。
◆ 扁平苔蘚:女性多見,好發於頰粘膜處,呈白色條紋狀,為上皮角化或過度角化病變。如果條紋變粗或萎縮,中間夾有紅色糜爛面,且久治不愈,則可能為癌變表現。
◆ 乳頭狀瘤:好發於舌、唇、頰和上齶粘膜處。發生在白斑基礎上的乳頭狀瘤則呈灰白色。若瘤體生長加快,出現潰瘍、出血、疼痛、底變硬則有癌變可能。
◆ 粘膜黑斑及色素痣:口腔粘膜黑色素斑多發生於頰粘膜、牙齦及硬腭處,約有30%的黑色素斑可發展成惡性黑色素瘤。面部皮膚摩擦部位的黑色素痣,如有增大、發癢、破潰、出血或周圍出現黑色“衛星痣” 等惡變傾向時,應及時進行冷凍治療。
專家忠告3 潰瘍久治不愈,癌變隨之而來
對於潰瘍,不少人可能會忽視。但是,專家特別提醒大家,如果潰瘍常發生於舌上、牙齦、軟齶,且經過正規治療以後仍未痊癒,就應該引起重視。因為惡性腫瘤的第一個臨床表現就是潰瘍。
另外,一種名為“阿弗它”的口瘡其實也是潰瘍的一類,它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但如果經過兩週以上治療仍然不癒的,必須警惕口腔癌變可能。如果患者發現自己口腔既有潰瘍又有邊緣增生情況,就需要仔細辨別介於這兩者中間的“浸潤塊”。如果浸潤塊周圍是軟的,一般就是良性潰瘍。但如果一個潰瘍周圍是硬的,就有可能是惡性腫瘤,須進一步做活檢確診。
此外,還要警惕面部一些無痛性的變化。面部一些突然的改變也預示著口腔頜面部腫瘤的發生。
如果面部莫明其妙發生無痛性的腫大,或者是兩側原先對稱的顏面部發生不對稱,就要引起重視,有可能是頜骨當中有腫塊。
如果出現無痛性的頸部腫塊也要引起重視,可能是轉移性的惡性淋巴結腫大,也可能是口腔頜面部腫瘤引起的頸部轉移,還可能是鼻咽癌或甲狀腺腫瘤,或者是甲狀腺腫瘤引起的頸部轉移。
如果出現沒有誘因的突然發生的張口受限,比如張口越來越小,則要注意耳屏前深部顳下頜關節腫瘤。
關鍵字:#口腔癌要早診斷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