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腫瘤患者完成手術後,護理工作千萬不能馬虎。患者經常會問醫生,手術之後多久可以下床活動?腹脹是怎麼回事?回家後發熱了怎麼辦? ……今
腫瘤患者完成手術後,護理工作千萬不能馬虎。患者經常會問醫生,手術之後多久可以下床活動?腹脹是怎麼回事?回家後發熱了怎麼辦? ……今天我們選取了患者常問的幾個問題來進行解答,希望對癌友們的康復有所幫助。
1.患者術後多久可以下床活動?
我們通常建議患者儘早下床活動,只要身體情況穩定,有一定體能,就應該嘗試著下床活動。儘早的活動可以很好地預防並發症,比如深靜脈血栓、肺不張等等。而且適當活動還可以促進胃腸道蠕動,幫助排氣,緩解術後腹脹的症狀。
一般患者在手術後2~3天就可以下床活動,在床邊站立、行走,活動時要有家屬在旁看護,注意保護好引流管,避免牽拉。如果出現頭暈、氣促、心跳過速、大汗等情況要立即停止活動,躺下休息。身體狀態不好時不要勉強運動,應量力而行。
2.患者術後疼痛如何鎮痛?
術後的疼痛往往是難以忍受的,會給患者造成極大的折磨。目前患者術後鎮痛的常見方式是放置鎮痛泵,它的給藥途徑有三種:靜脈給藥,通過硬膜外途徑給藥,以及神經鞘內給藥,主要以靜脈給藥為主。
現在使用的鎮痛泵越來越只能,患者可以自控鎮痛泵,當感到疼痛時,按下鎮痛泵的按鈕,藥物便可通過導管輸入體內,也可以臨時追加劑量,按壓次數和給藥量由患者自我調節。
3.手術後腹脹怎麼辦?
患者手術後腹脹是正常現象,因為術後胃腸道功能沒有恢復,胃腸道沒有蠕動,也沒有排氣或排便,所以患者會覺得肚子脹,還會出現腸道痙攣、腹痛等症狀。
術後早期出現腹脹症狀時不需要特別擔心,只需注意飲食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不要吃產氣、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適當下床運動,等到腸道排氣,胃腸道功能逐漸恢復,症狀就會緩解。如果後期仍然有腹脹的症狀,因告知醫生進行處理。
4.出院回家後如何護理引流管?
首先要保證引流管妥善固定,引流管的長度以患者能在床上自由活動而不拉出為宜,保持引流管通常,防止扭曲、打折造成引流管堵塞;
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並每天記錄,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報告醫生;
引流袋應每周到醫院更換一次,因此要注意引流袋上標註的日期,防止時間過長而發生感染;
日常活動時要注意動作緩慢、輕柔,防止引流管脫出,下床活動時引流袋不可高於引流管口平面,如果發現引流管口滲液、滲血,或患者有腹痛、發熱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5.術後在家發熱了怎麼辦?
患者術後免疫力低下,很容易出現感冒、感染等引起發熱的情況。那麼患者在家時發熱了要如何處理呢?
我們在家裡可以準備一些降溫退熱的藥物,以及酒精、冰塊等物理降溫的工具。當發熱溫度不超過38.5℃時,可以不吃退燒藥,而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比如熱水擦浴、冰袋冰敷等。如果患者沒有畏寒的的表現,可以冰敷頸部兩側、腋窩、腹股溝大動脈等部位,也可以酒精擦浴。
如果患者發熱溫度超過38.5℃,很可能是出現了傷口感染或其他並發症,可以口服退燒藥初步處理,並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關鍵字:#腫瘤患者術後常問的幾個問題答案都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