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隨著現代社會工作節奏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尤其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不吃早飯成為一種習慣。但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可以促進其發病
青年人不食早餐是導致胃癌高發的主因,胃癌是國內多見的惡性癌腫之一,其發生率居各類癌瘤的首位。每年約有17萬人死於胃癌,幾乎接近全部惡性腫瘤死亡人數的1/4,且每年還有2萬以上新的胃癌病人產生出來。胃癌確實是一種嚴重威脅人民身體健康的疾病。胃癌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40~60歲多見,男多於女約為2:1。其發病的原因既有遺傳因素,也與後天的環境及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
隨著現代社會工作節奏及生活節奏的加快,尤其對很多年輕人來說,不吃早飯成為一種習慣。但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可以促進其發病,循證醫學研究表明:吸煙、飲酒、吃剩飯剩菜等習慣等可以增加其發病風險,而不吃早餐是最大的危險因素。先解釋一個概念,即OR值,又稱比值比,對於發病率很低的疾病來說,它是RR值即相對危險度的精確估計值。簡單的說,如果OR為2,則說明發病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2倍。
不良飲食習慣與胃癌:
1、過熱的食物:過熱的食物可損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反复的損傷和修復導致細胞異型增生。這有可能是一個促進胃癌發生的因素。進食過快也是不好的飲食習慣。進食快導致食物的咀嚼不細易損傷消化道黏膜,產生慢性炎症;此外進食過快使食物團塊的體積大,易對食管和賁門等消化道部位產生較強的機械刺激,久之會引起損傷甚至癌變。
2、高鹽飲食:高鹽飲食是胃癌發生的高危險因素。日本各地胃癌死亡率與當地居民攝入食鹽量呈正相關,冰島人胃癌高發可能與經常食用鹽醃食品有關。我國對胃癌高、中、低發的10個縣的調查結果表明,高發區每人平均食鹽年消費量為9Kg發上,明顯高於低發區的4~7Kg;高發區食鹽量較多,主要是鹽漬食品。
鹽增加胃癌發生危險性的生物學途徑已被闡明。食鹽本身並非致癌物,但鹽或高鹽食品可直接導致胃黏膜保護層的損傷,引起炎性再生反應,增加DNA合成和細胞增殖,細胞增殖過快可使DNA修復能力下降,損傷的胃黏膜亦增加致癌物進入細胞的可能性。高鹽飲食促進幽門螺桿菌的致胃癌作用,當鹽損傷胃黏膜後,幽門螺桿菌才起促進癌變的作用。
3、不恰當的食物加工處理:烘、烤、熏、炸食品中含有大量致癌性多環芳烴化合物,其主要代表是3,4-苯並芘。冰島是一個胃癌高發地區,當地居民喜食熏魚熏肉等食品,其中含有大量3、4-苯並芘。霉變食品是指食品受到黴菌毒素的污染,20世紀70年代後期進行的我國胃癌流行病學綜合調查發現:我國胃癌高發區居民常有食用久儲霉變食物的習慣,胃癌高發區居民胃液真菌檢出率也明顯高於低發區。
4、吸煙、飲酒:大量科學研究證明,飲酒可增加人類患癌症危險性,尤其是增加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和乳腺癌的危險性。吸煙的危害性更大。
早期胃癌的報警信號!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國每年胃癌的死亡人數居世界首位。
國內患者普遍發現時,就分期偏晚,這是我國病患的一個重要特點。如何將普查醫生的水平提高到可以識別早期胃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早期胃癌患者,大多只是上腹隱痛或產生不適感。疼痛并沒有規律性,在用餐之後,反而會加重。也有一些患者的疼痛類似於潰瘍,用抗酸劑可緩解。早期患者還會出現上腹部飽脹不適、食慾減退等症狀,厭食肉類、油膩的食物。
在我國,胃癌防治的現狀是“一高三低”:發病死亡率高,早期診斷率低,手術根治率低,五年生存率低。
在日本,由於廣泛進行篩查,早期胃癌約佔新發現病例的50%-60%, 韓國為30%-40%,而中國早期胃癌的比例不超過10%。
關鍵字:#經常不吃早飯容易得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