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項研究提示,設計化療藥物的基本思路應是設計出越小越靈敏的藥物,這樣才有可能讓治療物質源源不斷地通過小孔而發揮治療作用。
哈佛醫學院和麻省總醫院的一項發現:在實體瘤和供應血管之間存在物質交換的小孔,當腫瘤縮小時,這些小孔的口徑也發生改變,結果是抗腫瘤物質不能擠過小孔從血管到達靶器官而不能發揮作用。另外,首次治療起效的地方也因為治療的藥物分子不能繼續到達而失效。
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者在裸鼠身上移植了六種不同的癌症,同時測量了血管上小孔的體積,並通過切斷激素依賴性腫瘤的激素供應造成腫瘤萎縮的模型。他們發現,不同的腫瘤,血管上的小孔直徑不同。譬如,鼠乳腺癌的小孔就比鼠肝癌的體積要大。在同一個腫瘤不同的部位也有類似情況,實體瘤常常是不同口徑的小孔混合在一起。小孔的口徑也隨著腫瘤轉移的部位不同而異,如轉移到腦的乳腺癌的口徑就要比轉移到皮膚的乳腺癌要小得多。激素依賴性腫瘤萎縮後其小孔的體積也大大減小,如睾丸激素依賴性腫瘤在撤除睾丸激素後小孔的直徑可在48小時內由200nm 縮小到7nm以下。
這些事實均說明,不能期待有一種藥物可對所有的腫瘤有效。這項發現也有助於解釋一些癌症研究上的難題,如為什麼某些藥物在實驗室中效果良好,但在人體上就沒有效果,其原因之一,是這些藥物體積龐大不能通過小孔之門,從而沒有機會可發揮抗腫瘤的作用。同樣複雜的是,一些藥物在使用幾個週期後便無效,許多人把其歸因於耐藥性的產生。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是化療後腫瘤縮小,腫瘤周邊的小孔關起了門。這意味著藥物製造商在設計藥物時,不但要設計能通過不同小孔的藥物,還要考慮到治療過程中血管上小孔的動態改變。所以,一個好藥的作用也是因人而異的,不要盲目追求效果。
關鍵字:#藥物治療癌症失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