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 照射範圍的設置
1. 照射範圍的設置
照射範圍和靶區的確立:靶區是指腫瘤實際侵犯範圍,包括原發病灶和區域淋巴結,照射範圍包括以上區域外尚包括病灶上下段和周圍可能存在的亞臨床和區域淋巴結引流區。食管癌具有很強的局部侵犯和蔓延能力,不但可廣泛侵犯臨近結構,而且向上下段浸潤、蔓延。食管癌確診時85%病例的病灶超過5cm,而且其實際侵犯長度大大超過X射線壩餐檢查時所見長度。任何一段食管癌均可能轉移至鎖骨上區、縱隔和上腹部淋巴結。目前食管癌根治放療,多數主張適當縮小照射範圍和採用縮野照射技術。但是國外一些腫瘤治療中心採用照射範圍比國內大。國內食管照射範圍較小,一般根據食管X射線片和CT所見腫瘤部位和實際侵犯範圍而確定照射範圍大小,包括靶區及病灶上下端各延長3–4cm,正常食管及病灶兩邊至少各擴大2cm,包括食管病灶鄰近淋巴結引流區。然後通過1治台療計劃系統進行治療計劃優化,確定照射野的大小、野數,各野入射角,是否加用填充物或補償濾片,各野劑量比等。優化後的治療計劃應符合以下條件,即整個腫瘤侵犯範圍應包括在90%等劑量區內,亞臨床病灶應包括在70%–80%等劑量區內,脊髓應在70%等劑量區內,氣管受量<70Gy。
2. 照射野的設置
頸段食管癌病灶位於上頸段長度<3cm,可設兩側野側臥垂直照射或水平照射,野寬5--6cm。病灶位於下頸部多采用雙前斜野加30。模形濾片成角照射,野寬5--6cm。其優點是等劑量曲線分佈較合理,氣管受量下降,食管周圍和椎旁組織照射較充分,脊髓受量亦有所下降,照射野寬度達到5-6cm時也很少發生照射野重疊。胸上段食管癌一般採用雙斜野成角60。人射照射加30。或45。模形板技術。採用三野交叉照射,前設一個"T"字野(包括雙鎖骨上),後兩斜野劑量比為2:3,以減少脊髓的受量,確保脊髓受量少於70%。胸中段食管癌採用前一野垂直,後兩野成角交叉照射。也可前後兩野垂直照射,劑量40Gy/4週後改為背後兩野成角交叉照射至足量。胸下段食管癌照射野的設置與胸中段食管癌基本相同,但隔下部的照射野應加寬,一般為8-10cm,先前後兩野垂直照射,劑量40Gy/4週後改為方形野,從背後兩野等中心照射至足量。
此外,條件許可時應用治療計劃系統選擇最佳的照射方案,然後用模擬定位機校正,並且保證脊髓量在其耐受量以下(部分脊髓照射時應在45Gy/5週,分25次以下)。
關鍵字:#食管癌的放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