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化療期間發生腹瀉,除考慮上述原因外,首先應當考慮腹瀉可能是化療藥物所致的不良反應。化療藥物所致腹瀉程度,因藥物種類、劑量、及自身胃腸功能狀況而異。
腹瀉是指因腸道運動增快引起排便次數增多,便稀薄或有膿血、粘液相見。許多疾病可引起慢性腹瀉,常見的原因有:
(1)進食不潔淨食物或進食過多生冷或油膩食物等;
(2)發生急性傳染病,如霍亂、急性細菌性痢疾及腸道病毒感染等;
(3)腸道對進食的魚、蝦、乳類等發生的過敏反應;
(4)化學毒性物質及藥物包括化療藥物導致腹瀉。
如果在化療期間發生腹瀉,除考慮上述原因外,首先應當考慮腹瀉可能是化療藥物所致的不良反應。化療藥物所致腹瀉程度,因藥物種類、劑量、及自身胃腸功能狀況而異。最常引起腹瀉的化療藥物有氟尿嘧啶類和喜樹鹼類,醫生應根據病人腹瀉程度,大便性質,尤其註意是否為血性或有腸粘膜排出,所應用的化療藥物種類、劑量,化療所進行的階段以及病人的具體情況等綜合考慮,做出是否需要停止化療以及給予易蒙停(洛哌丁胺)對症支持等決定。在化療期間出現中度以上腹瀉,考慮為藥物不良反應時,應暫停化療,補充足夠的液體、營養和電解質,必要時暫時禁食和應用抗生素防治腸道感染,以利腸道粘膜恢復。
關鍵字:#化療期間腹瀉說明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