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乳頭溢液同乳腺癌的關係是怎樣的?
方志沂說:乳腺導管炎一般是指細菌進入了乳腺導管內引起來的炎症。乳腺導管在每一個乳腺裡一般有15到20條,從乳頭向四面八方呈放射狀分佈。從體外乳頭表面的導管口可能會進入各種細菌,或是身體內部有細菌存在,通過體內循環系統進入導管,由於細菌的作用造成炎症。炎症分為慢性和急性,例如妊娠哺乳期常發生急性炎症,有局部紅腫、熱、疼,有明顯的症狀,病人
常常有低燒甚至高燒,白細胞升高。
方志沂說:慢性炎症來勢緩慢,範圍也較小,症狀、體徵都較輕,病人常常沒有太明顯的不適。急性炎症需要比較積極的治療措施,例如靜脈應用抗生素,常需要持續一到兩週才能接近治愈。常有遺留部分炎症不能徹底消滅的現象,這時就容易轉成慢性。有些急性炎症最終形成膿腫,這時常需要外科手術切開引流膿液,使膿腔塌陷,逐漸癒合。慢性炎症有時急性發作,也需要這樣處理。慢性炎症常有反复,如果病灶很頑固,在穩定期可考慮手術切除,同時使用抗生素,有望治愈。
方志沂說:一般認為炎症不發展為乳腺癌,但在長期慢性炎症刺激下,有的研究發現可能對乳腺癌的發生有促進作用。另有一種瘢痕癌是在瘢痕基礎上發生的,慢性炎症留下的瘢痕也是這種因素之一。乳腺纖維瘤常在中青年婦女發生,多數認為是因為身體內分泌環境的改變所引起,屬於良性腫瘤。一般在兩至三厘米大小,無症狀,治療以手術為主。切除後很少復發。這種腫瘤很少惡變,有報告指出惡變率在千分之一以下。如果發現“良性腫瘤”短期內生長迅速則應提高警惕,及時診治。
方志沂說:乳腺增生嚴格講應分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生理性增生是指隨婦女月經週期乳房組織也發生週期性的脹縮改變。月經來潮前,乳腺組織一般感覺腫脹,月經過後腫脹感減輕,這種現象屬於生理性增生,不是疾病。病理性的增生是指乳腺組織發生結構上的增殖。不論月經情況如何,該增殖不會退縮。病理增生也分數種,其中囊性增生,尤其這種增生中含有乳頭狀瘤病時,癌變率較其他幾種增生稍高。
方志沂說:多年研究表明,在數十年中,該病惡變率可達3%到5%,所以發現囊性增生病時治療應持較積極態度。其他幾種增生,例如小葉增生、間質增生等,可隨訪觀察或給予以中藥為主的治療。原則以活血化淤為主,有疼痛症狀時可加入止疼中藥。副乳,人體除一對主乳腺外,常在腋窩前方發現略隆起狀的副乳腺,有人單側,有人雙側發生。其結構與主乳腺相同,少數人還可在體表看見小乳頭。在妊娠哺乳期副乳也可腫脹,平時也有人在月經來潮前有腫脹感。
方志沂說:副乳腺也可以發生乳腺癌,但其機率與主乳腺相似,並不高於主乳腺,所以健康狀態下和對主乳腺的檢查和症狀、治療相同。副乳腺不是病灶,正常健康狀態下不需特殊處理。乳頭溢液,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產後哺乳屬於生理性,非哺乳期多為病理性。病理性溢液也有各種不同表現,有的單管口,有的多管口。多管口時常是良性病灶,例如囊性增生病和內分泌疾病引起;單管口病灶與腫瘤關係稍密切,溢液性狀也有不同。
關鍵字:#乳頭溢液同乳腺癌的關係是怎樣的